一瓶酒,一盏茶,一条路
创始人
2025-11-26 12:52:05
0

(来源:遵义晚报)

风来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香。在遵义,从一杯醇厚酱香到一场沉浸之旅,正蔚然成风;从一盏清雅翠芽到一段悠然慢旅,亦悄然兴起。这里,既能啜饮中国白酒之冠冕,亦可踏访红色圣地之峥嵘;既能徜徉赤水河畔的千年酒脉,也能漫步湄潭茶海的万顷绿浪——酒与茶,红与绿,快与慢,在黔北热土上交相辉映,共同铺就了一条酒旅融合、茶旅并进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11月26日至27日,2025年中国报业物资供应年会暨全国主流媒体遵义行酒旅融合大调研活动举行,中国报业协会携手中央媒体、各省(市)级主流媒体及多家纸业企业,深入酒坊茶山、红色遗址与文旅新地标,亲身品味这一杯承载匠心的酱香美酒,细啜这一盏浸润山水的黔北香茗,在行走与对话中,探寻遵义酒旅融合、茶旅并进驱动县域经济跃升的深层密码。

世界级“酒名片”与国家级“茶品牌”交相辉映

如果说中国白酒看贵州,那么贵州酱酒则要看遵义;如果说中国绿茶有高地,那么贵州茶香则必属遵义。

遵义仁怀是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坐拥“美酒河”赤水河。这条长江上游唯一未筑坝、保持自然流态的通航支流,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微生物群落,形成了得天独厚的酿造生态,孕育了以茅台为代表的众多名酒品牌,造就了白酒产业作为遵义首位产业、贵州省工业第一大产业的盛景。

美酒河赤水河

与此同时,遵义也是贵州茶产业第一大市,拥有湄潭、凤冈、余庆、正安等全国重点产茶县,茶园面积达200万亩,“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遵义红”等区域公用品牌声名远播,其中,湄潭翠芽、遵义红入选“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区域品牌100强

“十四五”以来,遵义市委、市政府以酒、茶两大优势产业为引擎,推动酒旅、茶旅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康养与文化体验目的地。一方面,依托“赤水河谷·中国酱香”IP,建设沉浸式酒庄集群与精品线路;另一方面,打造集观光、采摘、制茶、研学、康养于一体的茶旅综合体,通过茶旅融合、文化赋能,让一片叶子承载多元生活价值。

中国茶海

改革破局:

从“卖产品”向“卖生活方式”跃升

酒旅融合、茶旅融合,看似是产业的简单叠加,实则是一场涉及体制机制、产业结构与消费逻辑的深层变革。过去,酒业重生产轻体验,茶业重种植轻营销,文旅则常陷于“有资源无产品、有景点无故事”的困境。对此,遵义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推动从“卖产品”向“卖生活方式”、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的战略转型。

在酒业端,出台《酱香白酒全产业链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35)》,明确“四区多点”空间布局,引导48家年产值亿元以上白酒企业延伸文旅链条;建成习酒文化城、衡昌烧坊等文化新地标,评定星级酒庄25家,打造10余条酒旅精品线路,让酱香不止于杯中,更融入生活肌理。

在茶业端,携手珠海共建新茶饮全国供应链联盟,制定《贵州新茶饮原料基本要求》等团体标准,发布“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遵义)”战略规划,推动“珠遵造”新茶饮品牌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同时,创新推出采茶体验、茶艺研学、茶膳养生等业态,让一片叶子真正成长为一条产业链、一个生活圈。

新茶饮

尤为关键的是,遵义打破产业壁垒,以文旅为纽带,推动酒旅、茶旅产业链、价值链、体验链三链协同。产品上,开发“酒+茶”联名礼盒、“红色研学+茶艺体验”课程、“酱酒主题民宿+有机茶膳”套餐等跨界融合业态;空间上,贯通仁怀、习水、赤水的“酒旅走廊”与湄潭、凤冈、余庆的“茶旅环线”,构建区域联动、线路互通的全域旅游格局;服务上,引入智慧导览、数字博物馆、AI茶酒顾问等科技手段,提升个性化、便捷化体验。

正是这场以用户为中心的供给侧系统性重塑,让酒旅与茶旅不再是孤立的产业符号,而成为承载情感、传递价值、激活消费的生活方式载体。酒香与茶韵,在黔北大地上同频共振、双向奔赴,共同铺就了一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红色热土上的文化双脉:

酒魂与茶韵共塑精神高地

遵义的底气,不仅在于自然资源,更在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

90年前,“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军事奇迹在赤水河上演,毛泽东纵横捭阖,在这里书写了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当年,中央红军转战赤水河两岸,战士们曾以酒驱寒疗伤、鼓舞士气,酒与革命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同一片土地上,还流淌着另一段不朽的文脉——抗战烽火中,浙江大学举校西迁,在遵义、湄潭、永兴办学七年,“东方剑桥”的学术火种在此薪传不息。1939年,浙大农学院与落户的中央实验茶场合作,运用现代科研方法系统分析当地土壤与茶叶理化特性,成功研制出“湄红”“湄绿”及“湄潭龙井”(即今“湄潭翠芽”的前身),不仅奠定了遵义现代茶产业的科学基础,更让这片土地的茶香从此有了科技与人文的双重滋养。

今天,游客可在四渡赤水纪念馆感悟信仰之力,在茅台渡口追忆峥嵘岁月;也可在湄潭浙大西迁旧址触摸“文军长征”的精神火种,在茶山间体会“晴采茶、雨读书”的人文意境。一条条“红色+酱酒”“红色+茶旅”主题线路,将历史纵深、生态价值与生活美学有机串联。

酒中有史,茶中有道。酒代表豪情与担当,茶象征宁静与致远。当一杯酱酒、一盏清茶与一段历史相遇,便激荡出超越味觉的精神共鸣,这正是遵义区别于其他酒城和茶乡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卖的不仅是酒,更是一种文化自信,一种精神传承。

四渡赤水纪念馆

品质为王:

用极致体验留住人心

酒旅融合、茶旅并进,归根结底要靠产品说话、靠体验留人。再响亮的口号,也抵不过一次糟糕的体验;再火爆的流量,也留不住失望的背影。唯有在品质上“和自己较劲”,才能在高质量的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于是,我们看到:在酒业,酿酒师傅坚守古法工艺,监管部门严打假冒伪劣,AI导览、VR酿酒、数字博物馆等科技赋能提升互动感;在茶业,茶农坚持有机种植,茶企开发锌硒功能茶饮,民宿推出“茶香入梦”主题客房,研学课程覆盖中小学生至银发群体……

更可贵的是,遵义将“服务细节”视为生命线。从酒庄的侍酒礼仪到茶山的采茶教学,从交通接驳到多语种讲解,无不体现“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用心。正如一位游客所言:“在遵义,喝一杯酒,读懂一段历史;品一盏茶,安放一颗浮心。”

酒企生产车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遵义的实践证明: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酒、茶两大特色产业为牵引,深度融合文旅、康养、研学等现代服务业,是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酒旅融合酿出“新经济”,茶旅并进铺就“共富路”。当赤水河的酒香与茶山的清香在新时代交响,遵义不仅端稳了“产业饭碗”,更擦亮了“文化名片”,激活了“生态价值”。

这杯酒,越陈越香;这盏茶,愈久弥清;这条路,越走越宽。属于遵义酒旅与茶旅融合的“高光时刻”,才刚刚开启。它的故事,未完待续——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遵义答卷,正在黔北大地徐徐展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