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延时葡萄酿就“时光甜”
李录 张渊 程莉
初冬时节,寒风凛冽,室外温度已降至零下,而临泽县新华镇银先葡萄示范园的大棚内却温暖湿润,葡萄藤蔓上挂满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散发着诱人的果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葡萄种植大棚里,工人们细心采摘、分拣、包装着一串串饱满的“蓝宝石”和“美人指”葡萄,这些反季节水果正通过线上线下多个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市场上露地葡萄已经下市,我们的晚熟葡萄恰好填补这一市场空缺。”银先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林忠捧起一串紫里透红的“美人指”葡萄说,“历经夏季充足的阳光以及初秋的冷凉,葡萄的甜分更足、口感更佳。”
该合作社从2007年开始种植葡萄,已经有18年的历史,从最初的露天种植,发展为“暖棚+冷棚+裸地”错峰交替种植模式,种植的葡萄品种也从单一几种发展到包括绍兴1号、甜蜜蓝宝石、美国红提、克瑞森无核葡萄等20多个品种。新品种葡萄具有成熟周期短、肉脆,且自带玫瑰香味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我们坚持用人工除草取代喷洒除草剂、粘虫板代替杀虫剂、有机肥代替化肥等绿色生态防控方式,最大程度保证葡萄的新鲜、品质与质量安全,做到即采即食。”张林忠自信地表示。
“早就听说这里的葡萄很甜很好吃,这次有机会前来采摘,我要多买些回去送亲朋好友,让大家一起尝尝鲜。”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一边采摘,一边对鲜亮诱人的葡萄赞不绝口。
如今,在临泽县,像银先这样的葡萄专业合作社,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2016年,“银先葡萄”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产品知名度越来越高。2019年银先葡萄专业合作社跻身全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如今,每到葡萄成熟时,在各大商超的货架上,在京东、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上,在顺丰、邮政等快递网点中,都能看到银先葡萄的“身影”,合作社的经营收入也大幅度提高。
“整个园区39个棚,一个棚产量2.5万斤到3万斤,总产量100万斤左右,重点销往兰州、青海、内蒙古、北京等地。”张林忠介绍,“经过这么多年的销售,外地客商对我们葡萄的品质和口感都有很好的评价,跟我们合作也已经10多年了。”
葡萄产业的发展,是该县现代农业转型的缩影。近年来,临泽县以黑河北岸荒漠带为重点,瞄准错季鲜食葡萄高端市场,全力推动种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助推葡萄产业提档升级。全县因地制宜,利用北部荒漠资源优势,以南、北、中三条荒漠带为重点,探索出温室葡萄、拱棚葡萄和露地葡萄等不同栽培模式,实现了鲜食葡萄的周年供应。
责任编辑:葛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