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峡谷间 筑坝守安澜
创始人
2025-11-26 12:06:10
0

来源:人民日报

当黄河奔腾在晋陕峡谷,雄浑山势交织浩荡水势。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古贤工程”)东临山西吉县,西倚陕西宜川县,是“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之一,也是黄河干流控制性骨干工程。自2024年7月正式进入建设阶段以来,工程全面驶入快车道。

从70多年前的蓝图到建设实景,承载几代人梦想的古贤工程,能为母亲河带来什么?

从九曲黄河视之,古贤工程将与龙羊峡、刘家峡、小浪底等骨干枢纽携手,调泥沙、护安澜、保供水、发绿电。

从国家水网视之,古贤工程控制黄河73%的水量、60%的沙量和80%的粗泥沙量。一库黄河水,将连通国家水网和省市县级水网,优化水资源配置,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山中掘进

今年底前将实现双导流洞全线贯通

起高坝,先导流。黄河左岸山崖中,两条导流洞齐头向前掘进。

隧洞中,通风管道架设两侧,智能设备信号闪烁。灯光照亮尽头的岩壁,智能三臂凿岩台车激光定位,120多个孔洞的位置精确投射。钻孔、装药、爆破等7个步骤环环相扣,每一次向前掘进3米。

“古贤工程采取河床一次拦断,隧洞全年导流方式。简单来说,导流洞将改变黄河流向,让黄河水从山中绕行,留出筑坝的施工场地。”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建管一科科长周德文介绍。

开凿导流洞,难在哪?

“千层饼”里挖深洞,先闯地质关。

周德文参与过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见识过喀斯特地貌的险峻嶙峋。转战黄土高原,面对多变的岩性、复杂的岩层,他依旧觉得挑战不小:“岩层呈水平状分布,砂岩与粉砂岩交错,一块儿软、一块儿硬,一块儿薄、一块儿厚,围岩稳定性差。”

再看导流洞“体型”。两条隧洞长度均超1公里,顶拱跨度达18.2米,属于特大型断面。“要在‘千层饼’里掏出‘大块头’,对施工工艺和风险防控提出很高要求。”周德文介绍。

先勘后凿,“数字眼”提前探路。

三维模型真实模拟隧洞环境,地质雷达“做CT”……“超前地质预报,能让施工人员提前摸清前方30米的地质条件。”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部长杨俊峰说。同时,凿岩台车凿出3米长的岩芯,精准取样,测量岩性,多措并举,揭开大地深处的面纱。

作业面窄,智能设备身手灵巧。

智能凿岩台车装上三臂钻,身姿轻盈,又力大无穷,钻头飞旋,破岩削泥;履带潜孔钻像是“钢铁穿山甲”,走得稳当;拱架安装台车抓取、定位、拼装一气呵成,搭拱架就像“搭积木”……一系列智能机械化设备让施工效率大幅提升。

开山凿洞,就像是在山体里穿针引线,得下足绣花功。周德文介绍,两条导流洞分成三层开挖,逐步突破。每层首尾双向对挖,同时施工,提高效率。首层导流洞历经195天开挖,于今年9月26日全线贯通,贯通误差仅9毫米。第二层导流洞已开挖90%,第三层导流洞开挖30%,双导流洞预计年底将全线贯通,向截流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云端”筑坝

数字孪生古贤工程同步推进

河畔,一锤一钎凿进。“云”上,一个个字符正垒筑数字孪生古贤工程。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数字孪生水利设计工厂是“云”上施工场。“我们立足全方位、全要素、全时段,用算据、算法、算力筑造‘数字大坝’。”河南(云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数字孪生古贤项目常务副经理蔺志刚说。

实体工程和数字工程同步建设,是古贤工程的一大特点。虚实“孪生体”如何共同生长?

算据是基础,立体监测感知网布设“神经系统”。

隧洞内,激光点云扫描,施工断面的凹凸起伏实时传回,模型自动计算超欠挖情况。“大数据当参谋,超挖或欠挖计算精度控制在5厘米内。”蔺志刚说。

人员车辆信息和轨迹、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数据等实时传输,三维技术实景建模,隧洞施工现场变动一一映射到智能建管平台。“隧洞施工从‘黑箱’走向透明,一旦出现安全隐患、进度滞后等异常情况,平台可动态感知、智能预警。”蔺志刚介绍。目前智能建管平台为42家参建单位、900多个用户提供决策服务。

天上,卫星遥感提供地理、气象数据。空中,无人机每天自动巡航,紧盯边坡等关键部位。地上,环境监测、视频监控抓取施工动态。水上,水位雨量站设备分析水情汛情。工地,安全监测设备实时感知。“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古贤工程已部署千余套监测感知终端。

算法是关键,智能模型打造“智慧大脑”。

围岩内部长啥样?拍照、上传,围岩智能识别模型能看清、能读懂。“经过长期的照片‘投喂’,模型可精准捕捉岩石颜色、裂缝、纹理走向等微小细节,准确判断围岩类型,提供施工方案。”杨俊峰介绍。

安全帽及反光衣穿戴检测、隧洞智能建造大模型等算法模型相继投入使用,大数据“跑”起来,实现从问题提出到方案生成的分钟级响应。

算力是支撑,硬件设备驱动“强劲心脏”。

古贤工程坝址区,20多公里长的通信光缆宛如血管,每天产生的数据源源不断从这里输出。“18台高性能服务器,搭建起自主可控的算力平台,可以实现施工动态仿真流畅渲染,高效计算,对模型运行即时响应。”杨俊峰说。

随着古贤工程施工推进,数字孪生古贤工程加快成长。杨俊峰表示,接下来将不断深入推进算据、算法、算力融合应用,完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业务体系,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工程建设。

河上攻坚

将建设国内最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古贤大坝坝高219.5米,是国内最高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大高个”站在黄河上,面临不少挑战。

大坝立得稳,“脚底板”要踩得实。“黄河之下是红层地基,不仅软硬相间,还存在多层顺层剪切带和泥化夹层。”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庆亮介绍。

为破解“千层饼”地质难题,施工单位勘探钻孔近8万米、开挖探洞近4000米,从多个方案优中选优,采取了深齿槽、抗剪洞、压重等措施,增加摩擦力,让大坝抗滑稳定。

立得稳,还要“体格壮”。“大坝蓄水后,水库库容大,形成200多公里长的水带,‘抱’住一库黄河水,大坝要够厚实。”刘庆亮说。古贤工程大坝混凝土浇筑量将超1800万立方米,高峰时预计连续10个月的月浇筑量维持在55万立方米左右,是目前世界上碾压混凝土浇筑强度最大、高峰浇筑强度持续时间最长的水利工程。

难题接踵而至,巨量骨料从哪儿来?坝区附近石料储量有限,多方勘探,骨料场选定在65公里之外的山西河津市。

如何运?刘庆亮细算账:“超1800万立方米混凝土要用约5000万吨石料,为满足工期需求,得一天约400辆重卡连续运输,现有交通条件难以满足。”

勘探、设计、制造等多个团队攻关,提出解决方案——建设一条国内规模最大的皮带机运输系统。“皮带机将穿越煤矿采空区、煤层气区,施工难度极大。”周德文说。多团队联合研发一系列新设备、新工艺,沿线设置机器人巡检,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测,确保物料输送可靠高效。

大坝不仅“体格壮”,而且设计巧——从低到高分别设置了排沙底孔、泄洪中孔、溢流表孔。孔洞“上中下”协同、“左中右”互济,黄河水蓄泄之间,可以发挥防洪减淤、水资源调蓄、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功能。

调水调沙,为黄河“舒筋骨”。刘庆亮介绍,古贤工程通过下泄大流量水流,与小浪底水库形成合力,能把更多泥沙排入大海,有效缓解地上悬河态势,同时为渭河入黄河段冲淤减负。

连通水网,为两岸送去“发展水”。晋陕峡谷两侧,“河从脚底流,守着黄河用水愁”。水库蓄水后,库区水位抬升,陕西、山西多地将从黄河提水变为自流,大幅降低供水成本。古贤工程还能与灌区、水厂互联互通,极大改善晋陕23个县(市、区)、27个工业园区和约685万亩灌区的水源条件。

“绿色是古贤工程的底色。水库形成200多公里长的水带,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水电站装机年平均发电量约63.48亿千瓦时。”刘庆亮说。

严苛的运行调度、超大规模坝基处理、超高强度混凝土浇筑方量、超长距离混凝土骨料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超高含沙量高速水流,古贤工程具有“一严四超”建设特点。“施工场是创新场,我们将加强与科研院所、参建单位的密切合作,把古贤工程建成高标准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峡谷间攻坚,于大河上筑坝。紧咬节点,全力奋战,黄河一定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