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完善六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布局
创始人
2025-11-26 08:46:07
0

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长株潭“半小时通勤圈”融入日常,湘江千吨级货轮直抵长江、通江达海,十八洞村盘山路蜕变为乡村振兴的“致富路”……记者从11月25日召开的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湖南累计投入公路水路资金5386亿元,在三湘大地织就贯通南北、连接东西、惠及民生、赋能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

高速公路织网,水运崛起,高铁成环。“十四五”以来,湖南构建“公铁水”协同发力的立体交通格局,枢纽能级实现历史性跃升,县县通衢成现实。全省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642公里,“七纵七横”高速公路主骨架成形,31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连通周边省份,“跨省远途”变身“周末短途”。

全省航道通航总里程达1.2万公里,千吨级及以上航道达1276公里,湘江千吨级航道即将全线贯通;岳阳港虞公港区等重点港口投用,千吨级以上泊位达179个;千吨级以上泊位岸电基本覆盖,建成长江沿线首批洗舱站,全国首艘LNG动力客船投用。水运低成本优势持续释放,推动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十连降”。

轨道与枢纽网,让多城变同城。轨道交通方面,湖南铁路营业里程达6079公里,高铁里程2501公里,实现“市市通高铁”并形成省内高铁环线;以长株潭为核心,岳阳、怀化、衡阳等为支撑的6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成形。

如今的湖南,城乡出行可以“丝滑”衔接,“抬脚上客车”成为日常。在城市,长沙、株洲等4市建成“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在农村,1.4万辆客运车辆穿梭乡镇村庄,实现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班车,十八洞村村民告别“背篓走两小时山路赶车”的历史。

“十四五”时期,湖南推动“公转水、公转铁”转型,开通12条多式联运线路,怀化国际陆港中欧班列从“拼车发车”到“天天班”,去年发运量突破1000列;客货邮融合发展,实现物流网点乡镇全覆盖、建制村覆盖率达95%以上,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快递。

5年来,湖南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一件事一次办”,191个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在全国率先推行大件运输“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一证通行”,办结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十四五”以来,湖南省本级累计办理业务109.72万件,“一网通办率”达96%,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