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来,每次巡逻,目睹南迦巴瓦日照金山转瞬即逝的绚烂,贺升学都会很感动。
南迦巴瓦,藏语意为“直刺蓝天的长矛”。南迦巴瓦主峰海拔7782米,是西藏林芝地区最高的山峰,有“中国最美雪山”之誉。因其终年云雾缭绕,难得一见真容,故别称“羞女峰”。
11月的初冬,当阳光穿透云层,一寸寸洒向南迦巴瓦山巅,皑皑白雪仿佛被点燃。山峰在金光中如燃烧的火焰,与翻腾的云海共同构成一幅磅礴壮丽的画卷,这便是“十人九不遇”的日照金山奇观。
南迦巴瓦的魅力,不仅在于其雄伟的身姿,更在于其与雅鲁藏布大峡谷共同构成的宏大地理奇观。
身为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林芝边境管理支队派边境派出所教导员,贺升学和他的同事就扎根在这片雪山净土之下,肩负着守护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平安、护航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等重要职责。
“加入他们,成为他们”
2010年10月,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贺升学,放弃成都专业对口的工作,报考原西藏公安边防总队。
家人都劝贺升学:不要年轻冲动,放弃家门口的舒适工作去西藏,将来会吃苦头!
但雪域高原一代代人的戍边故事,感染着贺升学。“加入他们,成为他们”,一直是他心中的梦想。
2011年6月,贺升学成功被录取,成为原林芝公安边防支队首位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警官。
2018年,原公安边防部队转隶改革,何去何从?贺升学也曾“稍有迷茫”。
“当时队伍面临就地转隶,意味着可能要在此地扎根,甚至待一辈子。”贺升学说。
与高大帅气的派边境派出所所长谢尚君相比,贺升学中等身材且偏瘦,看起来很儒雅。他每天坚持锻炼,经常一跑就是5公里。
2018年以来,贺升学带头参与重大地质灾害救援40余起,搜救失联游客25起,救援人员96人,挽回财产损失260万余元。
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贺升学工作之余,会通过视频辅导孩子作业。每次挂电话,他和孩子都不舍。孩子假期来过所里,他班上的同学都知道他有一个“在西藏工作的警察爸爸”。
派边境派出所民警张玉哲2012年入伍,2013年分到派边境派出所工作。从当地马帮的消失,到辖区网红村索松村几乎家家户户开上小汽车,他见证了辖区10多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
张玉哲在派出所工作到第8年时,辖区老百姓只要看到他,大多会很自然地同他打招呼。
有的老百姓还和他开玩笑,“小张啊,你在这里干了多少年了?”
“8年了。”
“8年了,你还没当上领导呀!”
张玉哲憨厚一笑:“没有。”
每每走到村民家门口,村民们会邀请他进屋喝碗酥油茶。
张玉哲曾去外地出差学习过。走了一段时间,他就老想着这里,“对这个地方有感情了,已成为第二故乡。”
织密景区旅游安全“防护网”
派镇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南尾端,这里山峦叠嶂,突如其来的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时常引发各类危险,当地救援任务频发。
派边境派出所针对辖区景区面积广、地形复杂、游客流量大等特点,从巡逻防控、应急救援、纠纷调解、便民服务等方面构建起全方位护航旅游警务体系。
近期,景区一条未完全开发的路线出现游客迷路走失情况。由于该路线内多处无信号,游客求助时民警难以定位救援。为保障游客安全,派出所决定安排熟悉路线的向导带领民警前往探查路线。
行动当天,派边境派出所副所长崔永松带领3位民警和1位向导,早上8点多出发,先开车前往离景区最远的景点,下车后再带上装备徒步上山。
队员们9点多进山,11点左右,天空开始下起小雨。路面湿滑,加之有悬崖,一路上险象环生。
当天傍晚下山时,担任驾驶员的张玉哲感觉只要一踩刹车,“轮胎就会有左右飘的感觉”。回到所里时,他发现自己“手心全是汗”。
“以前遇到过不少盲目自信的游客,在原始森林中,他们一旦迷失方向将十分危险!”张玉哲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派出所推出“1+2+N”巡逻模式。该模式以1名专职民警为核心,带领2名辅警,联动景区保安、“红袖标”治安积极分子、护边员等“N”种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常态化巡逻,及时劝阻违规行为、提供咨询服务。
派出所还联合辖区党委政府、景区管理部门等单位,组建“党员先锋救援队”,配备专业装备,确保“险情在哪,救援就在哪”。
2023年1月17日晚,派墨公路多雄拉隧道出口突发雪崩,多名人员与车辆被困。派出所迅速集结15名救援队员,冒着零下15摄氏度严寒和二次雪崩风险奔赴现场。
队员们徒手刨3米厚积雪,饿了啃面包、渴了吞积雪,奋战72小时,核查被困人员信息、转运伤员3人,为后续救援提供关键支撑。
2025年4月15日,两名某高校科研人员在加拉村失联。派出所救援队分3组徒步搜救。经过15小时搜寻,终于在偏远河谷找到体力不支的两人。两名科研人员事后送来“高原救援显担当,为民服务暖人心”锦旗。
2025年国庆假期,景区单日游客量突破4000人次,派出所每天在景区开展巡逻10余次,保障景区秩序井然,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为警应立公仆志,执法最贵爱民心
2025年3月,派边境派出所在辖区查获一家存在双重违法经营问题的旅馆。
该场所未按规定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便擅自开展宾馆经营活动,又未严格执行住宿旅客信息登记制度,严重违反特种行业治安管理规定。
发现线索后,派出所立即启动立案调查程序。
作为办案民警,赵恒升和同事最终查明该宾馆负责人王某某未取得特种行业许可擅自经营的违法事实。
面对处罚决定,王某某深刻认识到“先开业再补证”的错误。此后,他主动按要求重新办理营业执照,逐项完善治安防范设施与管理制度,顺利取得《特种行业许可证》,实现规范经营。
为推动辖区旅馆业整体规范提升,派出所趁热打铁组织开展“以案释法”警示教育活动,邀请辖区120多家酒店、旅馆负责人参加。
活动中,王某某的“以身释法”成为最具感染力的环节。
在赵恒升看来,此次通过“案件查处+现场说法”联动模式,“让辖区经营者直观感受到违法成本,比单纯宣讲法规更具说服力。”
近两年,随着国家重点工程推进,派镇辖区施工工地多、流动人口多、人员情况复杂。
派边境派出所以工区警务工作点与警企联络点为依托,群策群力,为工程建设筑牢安全屏障。
针对工地施工人员流动性大、办证不便难题,派出所警务点推出“上门受理、上门审核、上门送证”的“三上门”服务。
2024年5月,某工地新进200余名外地施工人员需办理居住登记。警务点组建服务小组,带移动采集设备上门服务,3个工作日完成205张居住登记卡办理,并逐一送到工人手中。
为警应立公仆志,执法最贵爱民心。
自2012年成立以来,派边境派出所曾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集体”“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成绩突出青年集体”等多项荣誉。
让贺升学欣慰的是,他和所长谢尚君带领的这支平均年龄33岁的年轻队伍,“除了因提拔而调走的,所里目前没有民警主动申请调离的情况”。
“这里发展好了,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上升了,警情也上升了,这对民警都是考验,但我们有信心守护雪山下的这一方辖区平安!”贺升学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