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土壤生物“家底”首次摸清
创始人
2025-11-26 07:31:29
0

原标题:宁波土壤生物“家底”首次摸清

◎本报记者 夏 凡 通讯员 郑俊朋

带齐20多件工具,乘车一路颠簸到目的地,还要再爬一段山路,然后弯下腰找蚯蚓,而且目标是找得越多越好。这是过去一年里,宁波市土壤生物普查团队队员、宁波大学博士研究生梁榕经常要做的工作。

2024年9月,宁波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开展土壤生物普查。作为技术牵头单位,宁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武汉工程大学共同组建了一支由农业、生物、环保、地质等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研究,团队圆满完成普查,首次摸清了宁波市土壤生物“家底”,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线虫、蚯蚓、原生生物等,在土壤中承担着分解有机物质、循环养分、改善土壤结构等关键任务。”宁波大学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葛体达介绍,土壤生物普查不仅是土壤普查的重要环节,更是评估土壤健康和生态功能的关键手段。

调查期间,团队足迹遍布农用地、林地、园地、湿地,共计调查生物样点202个,并对107个土种的生物多样性与功能现状进行了分析,基本覆盖宁波不同生态类型的土壤区域。

在外业采样阶段,团队严格执行技术规范,采用梅花形、棋盘形等采样方式,并全程实施数字化质控,实现采样点100%可追溯、检测数据100%可复查,全面保障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在土壤生物普查中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首次对微生物、线虫、蚯蚓、原生生物四大类群进行同步定量分析。这一创新举措为东南沿海地区土壤健康评价提供了关键参数。

团队顺利建成浙江省首个市级土壤生物一体化数据库,包含宁波市主要土种及土特产的土壤生物数据清单,以及相关的调查数据、评价数据、图件和文字报告。数据涵盖土壤微生物和动物的生物量、活性、多样性等关键指标。同时还编制形成了9份专题报告。

在验收会上,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褚海燕为组长的专家组认为:1个数据库和9份专题报告,初步摸清了宁波市土壤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特征等土壤生物信息资源,相关成果数据翔实、结论可靠,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宁波将以此次普查成果为基础,依托已建成的数据库,强化成果应用,做好土壤普查的‘后半篇’文章,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城市。”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夏 凡 郑俊朋)

原标题:宁波土壤生物“家底”首次摸清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