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逸欣 记者 江岱)近日,记者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为全面提升辖区农村食品安全水平,集美区市场监管局针对农村食品安全关键领域,启动系列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精准排查、靶向整改与长效监管,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
农村食品小作坊与乡村民众日常饮食息息相关,但部分作坊因生产规模小、硬件条件有限,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对此,集美区市场监管局推行“一坊一策”监管模式,组织执法人员上门为每家小作坊量身定制整改方案,推动小作坊从合规整改向规范提升转变。同时,通过线上微信群、线下现场讲解的“双线宣传”方式,普及法律法规,强化经营者责任意识。另外,该局还建立跟踪回访机制,对完成整改的小作坊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措施落地且形成长效。截至目前,该局已为辖区6家小作坊逐一制定专属整改提升方案,助力小作坊规范发展。
集美区市场监管局以灌口镇农村地区为重点区域,开展淀粉类制品专项整治。该局聚焦红薯粉条、土豆粉等常用的淀粉类制品,采取“源头管控﹢过程严管﹢风险防控”的组合方式,围绕进货渠道、产品质量、标签标识3个方面开展全面检查。据统计,此次行动累计检查淀粉类制品经营主体169家次,整体情况良好。此外,该局还向经营者和消费者普及淀粉类制品选购常识,指导商户规范建立进货台账,提醒农村宴席承办者选择正规产品并留存购物凭证,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针对农村地区老年人、婴幼儿等特殊群体的饮食健康需求,集美区市场监管局以“以考促学”为抓手,加强特殊食品监管。该局持续开展特殊食品检查员专题培训,邀请专家解读特殊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及风险防控措施,提升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与履职能力。同时,该局对辖区农村地区208家特殊食品经营主体开展抽查考核,重点考察经营者对特殊食品专区专柜设置、警示标语张贴、进货查验、储存管理等要求的掌握情况,帮助经营主体发现短板、查缺补漏,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集美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完善帮扶与监管并重的长效机制,通过定期回访、技能培训、专项抽检等举措,深化农村食品全链条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净化农村食品市场环境,让农村群众的饮食更安心、更放心,以扎实的食品安全保障,助力农村生活品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