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数” 屯堡有“戏”
创始人
2025-11-26 06:17:43
0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11月25日,中央和全国性行业媒体青年编辑记者增强“四力”教育实践贵州行活动走进安顺,实地探访贵州文旅融合发展。

“此行,我非常关注贵州文旅产业和数字经济相结合方面的情况。”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人民邮电报社)的记者张鸣感受颇深,“一路走来,我用手机对现场网速进行了测试。不管是日常使用,还是海量信息发布,网速都非常不错。”

张鸣说,看到安顺很多文旅融合项目,都在拓展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比如智慧停车、综合性语音播报、公共区域监控全覆盖、交通调度等,让游客能全方位享受购物、餐饮、休憩等多元服务,“我觉得这很契合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时代背景。”

冬日暖阳,不仅让山水增添了几分靓丽色彩,更为古老的屯堡镀上了一层温柔滤镜。

当天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平坝区天龙屯堡,沉浸式体验跨越六百年的明代汉文化“活化石”,用镜头和笔触展现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

屯堡地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在演武堂,一场“三英战吕布”的地戏正在上演。粗犷的唱腔、精美的面具、沉淀历史的剧情,生动演绎古代战争场面,给人以强烈震撼。

“屯堡文化具备强烈的历史厚重感,非常有特色。”中国邮政报记者姜英飞第一次来到贵州,被屯堡文化深深吸引,“我是学编导专业的,对短视频拍摄和摄影都非常感兴趣,我觉得天龙屯堡是一个适合影像创作的地方,丰富的光影和线条,能让屯堡文化更具象化地被展现出来。”

来自经济日报总编室的编辑郭云飞则发现,在天龙屯堡内的道路两旁,当地老人正在售卖特色文创产品,“文旅融合带来的是一条群众的增收新路,能够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我会尽可能去挖掘这方面的题材。”

“十四五”以来,安顺市以“资源、客源、服务”三大核心要素为着力点,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提质增效。年均接待游客近6000万人次,游客总量同比增长11%,过夜游客增幅攀升至26%,境外游客实现308%的爆发式增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