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吨级“大块头”天津造
创始人
2025-11-26 05:37:37
0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昨日,驻津央企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传来好消息:由该公司总承包的尼日利亚HI项目导管架在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工厂——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建造完成,实现从图纸到实物的跨越,即将启运发往尼日利亚,为中尼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注入新活力。

  助尼液化天然气产能提升35%

  作为海油工程首次以总承包商身份与壳牌合作的标杆项目,HI项目的设计、采购、建造等全部由海油工程负责。该项目位于尼日尔三角洲南部海域OML144区块,离岸50公里、水深为100米,核心建设内容包括1座4层甲板上部组块和1座4腿导管架,采用“风电+太阳能”混合供电模式。HI项目建成后,可为尼日利亚液化天然气7号线扩建工程日均输送3.5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助力该国液化天然气产能提升35%,对尼日利亚的能源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提升该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地位,增强其能源供应能力和经济效益。

  何为导管架?它是海洋油气开发中常用的基础结构,相当于“基座”,可以将巨大的油气开采平台托举到海面上。此次建造完成的HI项目导管架为千吨级,总重量约1700吨,相当于1300余辆小汽车的重量。其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对建造技术和工艺要求极高。

  “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建造过程中,项目团队精准规划每一道工序,合理安排人力与设备资源,让建造流程高效顺畅,确保一次焊接合格率达99.7%以上。”海油工程壳牌尼日利亚HI项目建造经理李长龙介绍,他们还应用4D可视化管理技术,将建造过程通过动态模型呈现出来,让项目进度及质量把控环节一目了然,这样一来,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晋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占地面积约57.5万平方米,包括4个智能中心、16个总装工位及适合大型船舶停靠的码头等核心设施,主要生产制造海洋油气平台、浮式生产装备液化天然气模块等高端油气装备。

  与传统的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模式相比,这里采用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方式,引入1条智能全场物流线、7条智能化生产线,配备了近600台(套)先进智能生产设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自主化、国产化工具相融合,将老师傅的工艺“植入”机器人大脑,并进一步优化升级,使综合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约40%,产品质量也显著提升。

  目前,有8个项目20个单体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同步建设。记者在预制车间注意到,一块近10吨重的钢板,只需20分钟,就能被加工成若干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零部件;全自动焊接机器人更是能从两边同时焊接,把尺寸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

  在全球“深蓝版图”烙印“中国方案”

  海油工程副总裁张海涛表示,近年来,海油工程先后完成BSP(文莱壳牌石油公司)项目、加拿大液化天然气项目、企鹅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等近10个国际重点工程项目,2024年与壳牌续签EFA(企业框架合作协议)。壳牌尼日利亚勘探与生产有限公司天然气板块总经理ELIE DAOU认为:“海油工程团队在尼日利亚HI项目执行中展现出了过硬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协作精神,双方在技术对接、进度管控、资源调配等环节配合默契,这让我们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

  “十四五”期间,海油工程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持续深化国际总包能力建设,初步构建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局面,推动海油工程从国际工程分包商转为国际工程总包商。按照部署,海油工程锚定“成为全球海洋能源工程‘一揽子’解决方案国际总承包商”的战略定位,纵深推进全球布局,加大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以更高标准、更快速度、更优服务响应合作方需求;并且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交流合作,在海外项目中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在全球“深蓝版图”烙印“中国方案”“中国标准”“中国速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