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
●四川共接待游客6.82亿人次
●游客总花费9125.05亿元
●持续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全省规上文化企业数量首次突破3100家
●资产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
●排名全国第六
展望“十五五”到2027年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3800亿元
●旅游总花费达到2万亿元左右
●文旅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个秋天,四川的雪山与彩林又火了:热门景区一票难求、精品酒店民宿连日满房,“理小路”上车辆排起长龙。千万级人口的繁华都市另一边,就有巍峨震撼的雪山,两者的距离是车程两小时……这样的反差感,正是独属于“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寄予厚望,要求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
“十四五”收官,四川文化旅游业发展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日益突出,在全省经济格局中地位不断上升。迈向“十五五”,目标更清晰——到2027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3800亿元、旅游总花费达到2万亿元左右,文旅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发展之路从靠“天”吃饭到创新创造“体验生态”
作为文旅大省的四川,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上,是全国唯一兼具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五种地貌的省份,造就了大美至极的锦绣山水;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巴蜀文化、民族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孕育出张弛有道、从容自得的“安逸”生活哲学。这片土地上,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类型最全、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文旅资源谱系。
过去,文化和旅游业更多的是靠“天”吃饭,资源禀赋决定了起跑线。如今,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品质、体验性、独特性要求不断提高,文化和旅游业早已蝶变成可以“无中生有”、需要创新创造的“体验生态”。
在这条路上,四川持续走在前、抢在先:三星堆首创“考古发掘+文化传播”并行等模式,古蜀文明的神秘璀璨吸引全球目光;“四川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斩获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九寨沟与黄龙两颗“明珠”,在推进大九寨交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在迈入高铁、高速“双高”可及的时代后,今年接待游客人次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回望“十四五”,以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为引领,从省级层面大抓文旅、抓大文旅,四川走出了一条彰显巴蜀魅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年上半年,四川共接待游客6.82亿人次,游客总花费9125.05亿元,持续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省规上文化企业数量首次突破3100家,资产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排名全国第六。其中,新华文轩荣登“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成都可可豆、域上和美双双入选“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
破题之道从“重旅轻文、景强文弱”到向新求质、做大做强
夜幕降临,剑阁大蜀道不夜三国城升腾起浓郁烟火,光影交汇,千年三国文化铺展在夜色之中。这个今年8月开幕的环形开放式三国文化主题沉浸街区,打破传统边界,让游客随时“闯入”英雄逐鹿场景之中。
相关负责人介绍,沉浸式演艺项目《三国“眼”绎》平均上座率达到90%以上,整个街区接待游客已突破150万人次。这个沉浸式主题文旅演艺综合体背后,有四川直面“重旅轻文、景强文弱”等现实问题,寻找破题之道的尝试。
为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今年四川围绕引导规划策划、推动重大项目、支持品牌塑造等8方面推出含金量极高的一揽子支持政策,全链条支持、多维度发力。
作为全省建圈强链15个重点产业链之一,四川文旅产业链明确了10个细分领域延链补链强链:线上文旅体验、数字文创产品持续创新;实景演出、沉浸式剧目叫好又叫座;红色文化、非遗文化、自然科普等主题线路备受青睐,各细分领域多点开花。
日前,四川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四川省文旅融合重大项目实施方案》,将加快推动11个全省文旅旗舰项目落地实施——包括巴蜀文化IP创新转化项目、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项目、天府大道城市文化主题风景道建设项目、低空旅游主题游径项目等,构建全域全业态全链条文旅高质量发展格局。此次推进的11个项目,重在打破区域行政壁垒,立足省域突出牵引性、联动性、带动性,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构建“文旅+”跨界融合生态,推进文旅从单一体验向复合型经济跃升。
以此为窗口,可以洞见四川推动文旅产业向新求质、做大做强的生动局面。
乘数效应从跟着赛事、演出、美食、影视游四川到文旅消费精品品牌矩阵
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趋势浪潮下,四川还在探索做“乘法”,不断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跟着赛事、演出、美食、影视游四川,今年四川出台《“四个跟着游四川”实施方案》。大型演唱会“票根”变为景区优惠券,“川超”赛场变为城市文化秀场,英雄联盟总决赛落地撬动“观赛游城”,带动各类消费超2.7亿元……以顶级赛事、演艺、影视、美食IP为入口,四川正加速构建一个个超级引力场。
第十一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汇聚300余家海内外客商,促进文旅资源共享、市场互通;2025全球跨境旅游(四川)大会暨携程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搭建桥梁,推动四川文旅与全球市场深度对接……一系列国际性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四川魅力,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选择走进四川、感受四川。
亚太旅游协会大中华区大使黄顺华表示,四川为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作出系统性努力:从不断优化的签证通关流程,到遍布主要景区的多语种服务体系;从持续推进的境外人士支付便利化措施,到专业化的小语种导游队伍建设,每一项举措都在向世界传递着四川的热情与包容,四川正成为越来越多国际游客的出行选择。
锦绣天府,安逸四川,“1+10+N”文旅消费精品品牌矩阵正式首发。从“少必入川”的怦然心动,到“熊猫伙伴”的生态奇境,从“蜀山暖雪”的冰火交织,到“安逸康养”的怡然自得,10个省级文旅消费精品品牌与“蓉城囍事”“‘青’睐绵阳”等N个市(州)地方特色消费品牌体系联动,共同绘出四川传递给世界的一份新的“邀请函”——欢迎“头回客”走进独具魅力的四川,邀请“回头客”体验常玩常新的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