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做好安全生产和维护稳定工作,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各项监管制度,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今年以来,成都市蒲江县以“科技赋能、精准施策、助企纾困”为核心,健全“智能辅助、实战演练、精准服务”三位一体的安全治理体系,实现风险预控智能化、应急能力实战化、服务保障精准化,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科技赋能 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可燃气体报警,启动应急预案!”近日,蒲江县应急管理局在该县一化工企业举行危险化学品“双盲”应急演练,现场模拟该企业一车间可燃气体泄漏场景。接到报警后,多方救援力量迅速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关闭相关危险化学品管道阀门,有序疏散在场员工,并调用防爆排风扇等对车间进行气体回收处理,成功化解险情。
“此次演练中,依托成都市化工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监测预警系统预警平台,实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预警,大幅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供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蒲江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蒲江县通过健全精准化预判机制,对48家重点企业实施“智能监测+人工核查”联动,通过视频监控、物联网传感器实现24小时风险预警,及时处置相关预警信息,实现重点企业隐患动态清零。
以智赋能,提升安全管理效能。蒲江县依托数字化手段构建全域风险监测网络,推动安全管理从“人防”向“智防”转型。今年以来,该县借助“蜀安·焊”“蜀安·有限空间”等数字化平台,实时监测有限空间点位1.32万个,智能监管焊接作业1247件,智能辨识四类重点场所6781个。同时,该县通过配备水上遥控救生艇、8×8水陆两栖车等智能装备提升救援能力,成功处置一起人员被困事件。
实战演练 锻造应急救援铁军
有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如何有效防范化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蒲江县通过全员练兵筑牢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线。
11月6日,该县举行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演练暨疏散逃生演练,全县40余家涉有限空间工贸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演练。此次演练聚焦工贸企业常见有限空间作业场景,模拟作业人员中毒晕倒事故场景,同步开展应急救援与全员疏散逃生演练。“通过常态化演练,不仅让参演企业熟练掌握有限空间事故应急救援流程,提升了现场人员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还检验了企业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蒲江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蒲江县以“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为导向,构建实战化应急能力体系,通过实战演练锻造应急救援铁军。该县组织专家团队“远程指导+上门服务”,为30余家企业完善演练方案,指导企业开展防汛、危化品泄漏、有限空间等专项演练。该县还通过完善“一主两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1+2+N”应急救援体系,定期开展有限空间救援训练、防汛抗旱应急演练等,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人员疏散逃生能力。目前,该县103家涉有限空间重点企业及4家外包单位的相关作业人员均已参加全流程实操演练。
精准服务 助力企业安全生产
今年4月,蒲江县应急管理局开展“进解优促”工作时,一家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提出厂房存在机械伤害、触电、火灾等安全风险,安全生产管理难度较大,希望得到专业指导帮助。蒲江县应急管理局组建由业务骨干、安全专家组成的帮扶工作组,到企业生产车间进行“把脉问诊”式现场指导,并结合该企业的生产流程特性和安全管理痛点,“量身定制”指导方案,提出可操作、可落地的整改建议。
精准对接需求,助企破解难题。今年以来,蒲江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定制式”帮扶服务,常态化推进安全生产“定制式”助企活动,以“专业化帮扶+生态化治理”破解企业安全痛点,推动监管模式向服务增值与主动防控迭代升级。截至目前,蒲江县应急管理局已组建3支专家团队,深入8家企业开展“安全诊疗”,出具“诊断报告”12份,推动整改隐患154项,协助36家企业制定风险管控措施。蒲江县工贸、危化企业全部建立内部事故隐患报告奖励制度,累计消除企业内部报告隐患529条,以“企业自查+社会监督”的方式助力安全治理水平提升。
安全生产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蒲江县将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筑牢安全底线,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