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十五五”我所思·我所盼】
清晨打开手机,一条微信让我很激动:“杨院长,感谢您呀!咱们的‘头雁’培训真管用,福建客户都来订货了!”
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我都无比欣慰。近些年,我从一次次下乡调研的所见所闻中意识到:农民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乡村振兴需要通政策、懂市场、会管理的“头雁”领航!
2022年,我们启动“头雁”培训,把上百名村干部、致富能手、回乡青年组织起来,开设课程、提供指导。学成之后,“头雁”们带着新思路、新技术,信心满满地回到了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丽江的石榴种植户,引进了水肥一体机、气象监测设备,石榴产量翻了番;宾川的合作农场,套种葡萄与蔬菜,实现“一块地两份收入”;丘北的村支书优化了合作社运营机制,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些鲜活故事,正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
面向“十五五”,我的信心更足了!
我盼望着,智慧农业“扎根”红土,推动建设农业大模型,实现智慧育种、智慧种植、智慧决策,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
我盼望着,培训课堂“拥抱”科技,以人工智能赋能乡村干部,用数字人、虚拟空间模拟还原真实场景,生成个性化反馈指导。
我盼望着,优质资源“跨越”山水,把线下课堂、移动课堂、“云上课堂”来个“三堂融合”,让最偏远的农户也能随时随地收看优质课程。
(本报记者周世祥采访整理)
上一篇:江苏扬州:营造人才集聚“强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