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我住进来以后,每天上午有内科、外科,还有介入科的好几个科室专家,他们都一起来查房,我第三天就手术了,这对我们病人而言是很方便的,治疗也是更加周到。”病人老张是在瑞金肝脏中心试运营期间接受手术的第一个病人,他笑着说,“我马上就要出院啦。”
11月25日下午2点18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嘉定院区6号楼15层的瑞金肝脏中心经过一周试运营后正式启用。
从“门诊”到“病区”,MDT升级为实体化中心
2013年,由感染科主任谢青、肝胆外科主任陈拥军牵头,依托瑞金医院多学科优势,组建了瑞金肝脏肿瘤MDT团队,是国内最早开展肝癌多学科诊疗的团队之一。12年来,团队每周进行多学科会诊,累计服务数千名患者,并连续举办八届“长三角肝病大会暨肝脏肿瘤多学科诊治学术会议”,成为业内知名品牌。
今天,MDT“进化”成了一个实体化中心——拥有专属病房、固定团队、统一管理流程和数智化支持系统的病房。目前,肝脏中心开放床位28张,启用首周已收治多名患者,并成功完成第一台腹腔镜肝脏手术。同时,中心启动了首个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术后辅助治疗的前瞻性研究”,目前已开始接受患者入组。这意味着,瑞金肝脏中心不仅是高质量的诊疗平台,更是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前沿阵地。
谢青介绍,“我们肝脏多学科会诊团队从2013年成立到今天,又创新性地设立了多学科病房——瑞金肝脏中心,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改变,而是医院创新性的举措,让病人少跑路,医生围着患者跑,这是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核心的新型诊疗模式的落地。我们衷心希望这个创新举措能让我们的肝脏病人多活几年,生活得更好一些。”
打破科室壁垒,实现“一站式”全病程管理
肝癌的治疗不是单一手段能解决的问题。早期可能适合手术或消融,中期常需介入联合靶向治疗,晚期则依赖系统性药物甚至免疫治疗。而我国多数肝癌患者伴有乙肝和肝硬化背景,病情更为复杂,对多学科协作的需求尤为迫切。
陈拥军表示,肝病患者以往常常需要辗转多个科室,反复挂号、重复检查,不仅耗时耗力,还可能因信息割裂影响及时治疗。如今,在瑞金肝脏中心,肝胆外科、肝内科(感染科)、介入科、影像科、肿瘤科等多个学科专家组成团队,共同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最优治疗方案。大大缩短患者从筛查、诊断、治疗到术后随访的全流程管理。无论是外科医生评估手术可行性,还是感染科医生管理肝功能,介入科制定栓塞方案,影像科精准定位病灶,所有环节都可以无缝衔接。
与此同时,瑞金肝脏中心还同步推进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建立“以肝脏肿瘤全程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为基础的结构化专病数据集标准”,规范诊疗信息采集,并与信息学、统计学专家协同,“共建肝脏肿瘤专病队列数据整合平台”。构建结构化的肝癌专病数据库,整合临床、影像、病理、随访等多维数据,并配套建立生物样本全息库。希望未来,这些数据将支撑真实世界研究、新药临床试验、预测模型开发等,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能提升诊疗决策的精准度,也将为真实世界研究、新药开发和临床转化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让科研更高效、成果更快落地。
瑞金医院副院长赵任表示,瑞金肝脏中心的成立,不仅是一次科室整合,更是一场以患者获益为目标的系统性变革。肝脏中心将在MDT团队成员的通力合作下,充分利用瑞金医院在肝脏疾病相关的学科集群优势,建设覆盖肝癌全病程的创新型、数智化、规范化、多学科联合的肝脏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以优质服务守护百姓健康。
原标题:《从多学科门诊到多学科病房,医生围着病人转:瑞金医院创新成立肝脏中心病房》
栏目主编:顾泳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黄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