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市高素质农民培育暨产业人才培养行动专题班近日开班。培训面向全市13个涉农区,精准招募了400名乡村振兴骨干人才,通过“综合素养+专业技能+能力拓展”三模块融合教学模式,提升学员的产业运营、技术创新能力。
学员们正在山东庄镇参观。(平谷区委宣传部供图)平谷农业中关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培训设置了8个特色班次,包括无人机、新型农机、智慧温室、智慧农艺、集体经济经理人、宠物经济、三农研学、乡村美育达人。每个班次均构建“高校院所+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家教授+骨干人才”的多元授课支撑体系。
400名学员按照8个班次,分别前往不同的教学基地进行为期20天左右的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后,农业中关村学院将开展为期一年的跟踪式长期培养,构建“培训-考证-就业-跟踪”全链条服务机制,助力学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实现“扶上马、送一程”。
平谷区副区长付强介绍,培训紧扣“培养高素质农民、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主题,对推动首都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乡村人才支撑具有重大意义。
开班仪式上,平谷区现代农业产业链赋能计划启动,发布高素质农民培训课程体系。根据方案,“十五五”期间,全市将完成5000名高素质农民培养,为托育养老、研学文旅、宠物经济、电商达人等产业方向赋能,构建与现代农业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支撑体系。
本次培训由北京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农村局支持,农业中关村学院承办。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