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明则步履坚,目标定则行致远。
今年以来,国网武威供电公司深入实施新时代高质量党建工程,创新开展党员五年发展规划,以“问需调研、定向把关、赋能培养、聚力支持”为主线,通过调查问卷掌握党员发展需求,谈心谈话纠偏党员发展目标,内外协同满足党员个性诉求,家企联动支持党员个人发展,充分激发该公司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解锁党员教育的“新密钥”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是党的活力源泉,党员有力量,党就有力量,党的事业发展就有力量。
2025年,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党员达到1186人,占该公司全口径员工的45.88%。如何充分调动每一名党员的积极性,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党员队伍,为该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是该公司党委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此,该公司围绕争做“四个先锋”目标要求,按照“问需、定向、赋能、聚力”四步走,为每一名党员定制“个性化”五年发展规划,推动党员队伍建设与该公司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问需于基层,方能精准施策。该公司围绕学历教育、职称技能、兴趣爱好等12个方面,面向全体党员发放调查问卷,征集党员五年发展需求8224条。与此同时,强化组织把关,通过党员大会以及“书记进班组下现场”、谈心谈话等方式,帮助党员优化目标1449条,确保发展目标既符合个人意愿又能助推公司发展。
“为了让党员明确提升方向,我们建立了党员成长档案,为每一名党员量身定制成长计划书,每月通过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书记点评、党员汇报,推动党员自我审视与组织赋能培养有效衔接。”该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陟晶如是说道。
推进过程中,该公司以“武南供电所”为试点,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再分层细化实施方案,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全面推动党员五年发展规划这一创新举措从“单点突破”迈向“整体提升”。
激活成长成才的“新引擎”
柴芳,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党支部党员。2024年底,她为自己制定了四级专家的规划目标。为此,客户服务中心党支部与其定期开展谈心谈话,了解思想动态,撰写“一封家书”,解决后顾之忧,为党员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今年5月,柴芳如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而这只是该公司党员五年发展规划在基层落地的一个缩影。
成长离不开沃土,成才离不开平台,日趋完善的保障机制和精准适配的广阔舞台,方能筑牢成长成才的根基。
该公司强化要素保障,坚持以提升党性修养为重点,建立党性锤炼清单,开展集中学习1000余场次,推动培养教育有深度、情感认同有温度。坚持以提升专业能力为关键,紧密对接党员个人规划诉求,组织专业培训29期107个培训班、管理大讲堂8期、外派培训116次,累计开展“导师带徒”233人。与此同时,根据党员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诉求,组建书法摄影等兴趣小组12个,开展交流指导、爱好培养等活动21场次。系统收集创新项目18个、QC课题106个,实现专家人才和近五年新入职党员创新实践全覆盖。
党员五年发展规划不仅为个人成长蓄势赋能,更为党员发展提供长效支持。为此,该公司健全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生活上关爱,依托639名光明先锋结对帮带,解决实际困难56个,真正实现党员有想法,组织有办法。
构建赋能发展的“新范式”
11月14日,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天马长安·星光璀璨”安全文化品牌建设斩获全国电力行业安全文化精品工程建设一等奖。对参与者刘成而言,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该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重大突破,更是个人五年发展规划与该公司发展的“双向奔赴”。
“2025年,我‘超额’完成了自己的目标,感谢组织的悉心培养和全力托举。”刘成说道。
该公司将党员成长与重大任务深度融合,构建起“成长在一线、建功在前沿”的实践机制,党员主动将攻坚克难作为实现个人价值、检验规划成效的“试金石”,依托38个“连心桥·光明驿站”,237个党员责任区、示范岗,19支党员服务队、突击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陇电入浙工程、新能源并网、安全生产等重点任务中冲锋在前、实干担当,全力助推该公司连续两年荣获“武威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突出贡献奖”。
党员五年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已有超过80%的党员提前实现了2025年的预期目标。党员牵头攻关国家智能电网“2030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5项,“碳觅沙洲”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高端展览,1名党员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陇人骄子”提名奖等荣誉,30余名党员获得技术专家、岗位能手等荣誉,充分形成“组织关心党员、党员回报组织”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将坚持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生活上帮扶,着力深化党员教育培养体系,通过党员成长小切口,做实赋能发展大文章,奋力开创人才辈出、各走其道、各尽其能、各展风采的党员成长成才新局面,为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马巧莲 李新华)
责任编辑:李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