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陈晨 每经编辑|肖芮冬
11月24日晚间,粤开证券发布了一系列公告,从人事变动、组织架构调整到大额资本运作,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公告显示,公司正式开启新一轮战略布局,核心动作包括设立一级战略协同部门、任命新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拟设立规模高达40亿元的产业基金。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80后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被聘任为公司副总裁,这标志着研究业务在粤开证券内部战略地位的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公司原联席总裁、首席信息官雷杰因个人原因辞职。据悉其或将加盟平安证券。
在券商行业,研究业务通常被视为品牌的“扩音器”,而如今在粤开证券,它正逐渐成为业务发展的“发动机”。公告显示,粤开证券决定聘任研究院院长罗志恒为公司副总裁。这一任命让这位出生于1989年12月的经济学家正式进入了公司的核心管理层。
履历显示,罗志恒拥有9年以上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他曾任职于建信基金管理公司综合管理部,担任过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以及恒大研究院院长助理、首席宏观研究员等关键职务。2020年,罗志恒加入粤开证券,并担任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及总裁助理,现任公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罗志恒的晋升折射出当前证券行业的一种新趋势。近年来,包括华西证券、红塔证券、山西证券、五矿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均出现了研究人员走向管理层的情况。这一现象被市场解读为“研而优则仕”的典型案例,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券商对研究赋能业务的迫切需求。
有接近粤开证券的人士向记者透露:“此次晋升体现了粤开证券对研究业务的高度重视,研究支持业务的战略导向更加明确。”
不过,摆在罗志恒面前的挑战并不轻松。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粤开证券的研究人员数量仅为18人,体量相对较小。
在收入贡献方面,2025年上半年,粤开证券的分仓佣金收入仅为68.79万元。如何在人员精简的现状下,通过高管职权的提升来调动资源、扩大影响力,并将研究能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务增量,将是这位新任副总裁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
此外,粤开证券还公告称,因个人原因,雷杰向董事会辞去了公司联席总裁、首席信息官职务。为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公司授权总裁崔洪军代为履行首席信息官职责,直至新任人选到位。据悉,雷杰拟赴平安证券任首席信息官。
如果说提拔罗志恒是粤开证券在“智力”上的加码,那么拟设立40亿元产业基金则是其在“财力”上的重注。公告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粤开资本将作为基金普通合伙人(GP)及执行事务合伙人,与上饶经开区招才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饶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粤开(上饶经开区)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该基金注册于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认缴规模达40亿元。在出资结构上,粤开资本拟通过自有资金认缴出资不超过12亿元,占比不超过30%;而上饶集团将出资不超过28亿元,占比不超过70%。
据悉,这并非粤开资本首次与地方国资“联姻”。记者了解到,2022年,粤开资本就曾与广州凯得合作,发起设立了两只总规模达20亿元的基金,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及双碳智造领域。粤开证券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粤开资本的基金规模实现同比增长,累计基金规模接近百亿元。
对于此次与上饶国资的合作,粤开证券表示,本次交易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市场化基金募集机制。通过与上饶集团的合作,不仅可以扩大粤开资本的基金管理规模,提升市场影响力,还能增厚经营业绩,实现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据悉,新设立的基金将重点投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储能、未来显示、装备制造等前沿行业领域。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8283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