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渊)《长城谣:周小燕历史珍版录音集萃》黑胶唱片近日对外首发。发布当晚,当武汉东湖苍柏园内响起周小燕先生1948年录制的《长城谣》旋律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红了眼眶:“老师,我总是想起你。”在德国钢琴家哈特穆德·霍尔的伴奏下,廖昌永与上音声乐歌剧系学生张功浩、冯浩然、范雪妍、乌列热等相继唱响《教我如何不想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经典。
这张专辑共收录41首曲目,涵盖抗战救亡歌曲、中外艺术歌曲、中外民歌、新创作作品和电影插曲等多元类型,是对周小燕各个历史时期声音档案的首次系统性梳理与高保真修复。全部录音资料均源自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华老唱片保护工程”项目的中国唱片资料中心馆藏。难得的是,其中还包含许多从未面世的珍贵资料。《思乡》《西北农民歌唱毛主席》《苗家之歌》《百灵鸟双双地飞》《秋收山歌》,以及保加利亚歌曲《每日每夜想念你》、意大利歌曲《吻》7首作品是首度出版。
专辑所收最早的录音是1948年5月26日周小燕在百代唱片公司录制的《长城谣》。当时,结束十年欧洲求学生涯的周小燕刚回到上海不久。这一版本的《长城谣》的伴奏用钢琴与小提琴组合,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增添了诗意美感。而专辑中的最后一轨录音则是199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78岁高龄的周小燕登上八达岭长城时再次演唱的《长城谣》。专辑以《长城谣》为名,既是对周小燕艺术生命青春起点的致敬,更因这首歌曲贯穿其一生的爱国情怀,串联起她从“青春歌手”到“民族声乐先驱”的艺术轨迹。
在声音修复过程中,工程师坚持“最小干预”原则,保留了老唱片的温暖质感。正如周小燕所言“我的声音属于民族,属于时代”,这张专辑既是她艺术生涯的缩影,更是研究20世纪中国声乐发展的重要史料。据悉,活动由上海音乐学院与华中师范大学主办,还包括艺术歌曲丛书发布、学术研讨会及廖昌永大师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