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图为该支局负责人(中)指导域内金融机构走访电子科技企业。
▶图为该支局负责人(中)指导域内金融机构深入种植户宣讲金融政策。
本报记者 陈童 摄
为扎实履行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的金融监管职责使命,固安金融监管支局将“四新”工程作为核心遵循,锚定“思想大转变”的关键突破口,以思想观念的迭代升级驱动工作质效的全面变革与监管能力的系统性提升,全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提供坚实保障。
●讲政治 抓落实 塑强新机构
固安金融监管支局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依托专题工作会议、“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集中学习与深度研讨,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在总局首个异地档案库建设中,该支局青年干部冲锋在前,全流程参与8398件档案的接收、运送、上架工作,以“青年突击队”精神完成总局交办任务,很好展现了新时代金融监管队伍的政治担当。
该支局建立非现场风险分析例会制度,整合各科室骨干力量成立分析小组,通过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破解“信息孤岛”难题,实现对域内金融机构风险的动态监测。构建“制度框架+责任分工+央地协同”工作体系,制定《固安金融监管支局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试行)》,成立专项协调小组,将监管触角延伸至县域每个角落,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风险防控网络。
●固堡垒 增本领 彰显新风貌
固安金融监管支局始终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学案例 强警示 严党纪 正风气”大讨论,开展“强政治根基 促从严治党”专项学习教育,学查改一体推进见成效。主要负责人带头讲党课,并逐级谈心谈话,采取召开青年职工座谈会、文体活动、团队建设等方式开展交流,确保全员统一思想、提升凝聚力。
该支局以“监管能力建设提升年”为契机,推出“成长积分+信息编译+实践锻炼”青年培养机制,制定《固安金融监管支局青年干部信息调研工作成长积分管理办法(试行)》,成立编译信息监测小组, 着力提升青年信息水平。
该支局自觉引导干部职工深刻理解廉洁监管、依法监管、为民监管的内涵要求,自觉将纪律规矩意识融入日常监管准入、非现场监测、现场检查、行政处罚等各项工作中。学习通报的各类典型案例,尤其是金融系统涉及监管权力寻租、接受监管对象宴请礼品等突出问题,开展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深入查摆个人和集体问题,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针对薄弱环节建章立制,节假日等节点加大廉政提醒力度,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勇担当 见实效 锤炼新作风
固安金融监管支局持续跟进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准确、全面调研县域“白名单”整体情况并形成专题报告。
该支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联合属地职能部门以防非打非工作、房地产融资项目等为基础制定信息协同计划,并与属地统计部门建立经济金融数据目录,明确专人对接,打破数据壁垒。全程参加县域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专项工作,建立监测报告机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该支局积极助力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及时收集法人银行信贷指标获得情况,跟进风险资产处置进展,做好对县域经济决策的金融服务。督导域内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时跟进县域春耕信贷投放、政策优惠、保险保障等工作。与此同时,要求域内各保险业金融机构做好大风灾害理赔工作,切实维护公众合法权益。
●惠民生 纾民困 树立新形象
固安金融监管支局联合属地职能部门组织域内金融机构主动聚焦老年群体,围绕“理性选择理财产品”等热点问题,帮助其识别金融诈骗套路。同时,深入周边村街集市,结合春耕备耕节点,重点宣讲“涉农保险理赔”“惠农贷款政策”等,现场为农户答疑解惑110人次,发放《乡村振兴金融手册》等特色资料300余份,现场解答公众咨询31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该支局强化走访宣传,组织域内主要责任银行会同属地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合宣传机制,逐村逐户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明白纸、调查表发放工作,并推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图解、开通线上扫码申请通道。开展信贷培训,督导域内主要责任银行在包干责任区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解读培训工作。精准帮扶惠民,定期回访支持对象,了解贷款资金使用、还款来源等情况,持续强化风险监测,落实跟踪问效。截至目前,域内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存量贷款余额12户、11.1万元。
该支局主动作为,积极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做深、做实,组织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走访摸排,不断丰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与选择空间,促使企业融资便利性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已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其他经营主体等共计27823户,合计授信户次4028次,累计授信金额51.79亿元;累放贷款户次3702次,累放贷款金额48.23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放金额28.9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