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协作结硕果——崂山赋能让固城非遗醋焕发新生机
创始人
2025-11-25 12:05:15
0

  百年非遗醋香,因山海协作焕发新生。面对礼县固城镇百年手工醋产业“资质不健全、工艺无标准、市场推广难”的发展瓶颈,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秉持“固城所需,崂山所能”的帮扶理念,从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品牌打造到产业升级全方位精准发力,推动这一珍贵非遗 技艺走上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之路,不仅让百年醋香飘向更广阔市场,更直接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交出了一份“文化保护+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协作共赢答卷。

资金帮扶筑牢产业“硬支撑”  闲置劳动力家门口就业

  礼县固城手工醋承载着百年传统酿造技艺,是当地独有的非遗资源,但长期以来,家庭式小作坊生产模式导致其设施简陋、产能有限,产业发展举步维艰。崂山区深知产业振兴“资金先行”,以真金白银的投入为固城手工醋产业破解发展难题。

  在崂山专项帮扶资金的强力支撑下,礼县固城镇高标准建成非遗手工醋坊新址,科学划分原料区、加工区、制粬房、发酵区、窖藏区、泠醋区等功能区域,并配套建设酿醋历史及技艺展示间,实现从原料选取到成品出坊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新醋坊的建成,彻底改变了以往生产环境简陋、流程混乱的局面,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安全性,更搭建起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坚实平台。项目落地即见效,据了解,该项目的落地直接带动6名当地闲置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稳定收入,迈出了“以产业促就业”的关键一步。

技术赋能构建“标准+品牌”体系  非遗价值再升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崂山区在注入资金的同时,更注重技术赋能与经验传承,助力固城手工醋产业破解“工艺无标准、品质不稳定”的核心痛点,让非遗 技艺既守正又创新。依托崂山区在产业标准化建设、品牌运营的成熟经验,帮扶团队全程指导醋坊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从制粬、发酵到泠制、储存,每个环节都制定明确操作规范,既保留了“口感醇厚、入口回甘”的传统风味,又实现了产品品质的稳定可控。同时,在崂山的协助下,固城手工醋成功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公信力与文化内涵;顺利申领产品条形码,并协调权威机构完成产品检测并取得合格报告,以科学数据验证产品安全合规性,显著增强消费者信任度。

  在工艺优化基础上,醋坊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开发出双醋、特粬、头粬三种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场景需求,为市场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帮扶拓宽“产销+就业”路径  小醋坊变身“大产业”

  产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群众增收。崂山区不仅帮助固城手工醋“提品质、树品牌”,更积极分享市场运营经验,助力其打通产销链路,实现“产得出、卖得好”。借鉴崂山区数字赋能产业发展的思路,固城手工醋坊打造“守艺人直播间”,探索“前店后坊”运营模式,通过沉浸式文化展示、互动体验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让消费者直观感受百年酿醋技艺的魅力,让百年酿醋技艺“闻得见、摸得着”,有效提升品牌曝光度与产品销量。

  项目投产达效后,固城手工醋年产量从50吨翻番至100吨,年产值增至60万元,净利润超15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新增积累1万余元。随着产业规模扩大,醋坊将吸纳更多当地劳动力参与原料采购、酿造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就业岗位持续扩容,真正让“小醋坊”成为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大产业”,形成“非遗保护+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的良性循环。

  山海无隔,协作情深。崂山区以资金为桥、技术为翼、品牌为魂,精准对接礼县固城非遗 产业发展需求,让百年手工醋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地方特产,变身“香飘市场惠民生”的致富宝贝。

  下一步,礼县固城镇将继续深化与崂山区的协作,持续深耕非遗醋产业,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让这承载着山海情谊的百年醋香,不仅成为非遗传承的名片,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续写东西协作共赢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李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