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段姣霞)每年10月中旬至12月,秦皇岛七里海湿地便成为万千候鸟迁徙途中的“生态驿站”,大批珍贵的“空中旅客”在此停歇补给,开启南下征程。为守护这份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省公安厅海防管理总队秦皇岛支队赤洋口海防派出所民警携手生态义警,用一系列硬核举措护航迁徙,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大叔,捕鸟、卖鸟不仅破坏生态,还触犯法律,轻则罚款,重则判刑!”在赤洋口村委会大院里,民警与生态义警向村民发放宣传资料,结合近年来查处的非法狩猎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解读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候鸟的生态价值和非法捕猎的法律后果。
“以前不懂护鸟的重要性,现在民警和义警多次上门讲解,咱明白了这是为子孙后代留福气!”曾有非法猎捕候鸟行为的村民老李感慨道。为让宣传不留死角、精准触达,赤洋口海防派出所联合生态义警靶向开展“敲门行动”,聚焦重点区域、对接相关人员,以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推进宣传。民警们讲清捕鸟的生态危害,引导村民主动改正不当行为、加入护鸟行列。
“发现有人在湿地附近架设粘网,请立即核查!”一则来自村民的举报信息通过微信群迅速传到社区民警手中。为构建全民参与的防护体系,赤洋口海防派出所创新打造“线上+线下”双联动平台:线上,社区民警依托村民微信群实时推送护鸟知识,畅通举报渠道;线下,在候鸟栖息地增设警示牌、公布举报电话,发动村民担任“护鸟信息员”,形成“警民同心、全域防控”的群防群治格局,让非法捕猎行为无处遁形,为迁徙候鸟筑起全方位“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