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法制报)
□ 李惠娴 李天
“现在孩子们都愿意照顾我,还定期给生活费,我的日子过得很舒心!”日前,沧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回访赵大娘时,老人高兴地说。
赵大娘身患心脏病、糖尿病及多种并发症,常年需要服药治疗。老伴离世后,两个儿子本应成为赵大娘生活的依靠,然而现实却不尽人意,兄弟二人始终在赡养母亲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导致老人的赡养费没有着落。面对不菲的医疗费用和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赵大娘产生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想法,并在他人指点下,先向沧县检察院申请了支持起诉。
今年8月,沧县检察院受理赵大娘申请后,迅速启动民事支持起诉程序。办案检察官认为,赡养纠纷不仅涉及法律问题,更关乎亲情裂痕的修复,只有解开当事人的心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检察官通过走访深入了解情况后发现,赵大娘平时生活十分拮据,疾病引发的并发症让她丧失了劳动能力。二儿子收入微薄,总以“经济状况差,自顾不暇”为由逃避赡养责任。相比之下,长子经济条件相对宽裕,长期为母亲垫付医疗费用,但兄弟二人始终未能就赡养费用的分摊问题达成一致。
为打开兄弟二人的心结,检察官联合县法院、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与他们进行沟通,耐心倾听哥俩面临的困难与心中的委屈。待兄弟二人情绪平复后,检察官深入浅出地向他们讲解民法典中关于赡养义务的规定,并严肃告知赡养义务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其间,赵大娘还拖着因患病导致一瘸一拐的腿,拿来了厚厚的诊疗记录。现场人员看到那密密麻麻的治疗记录,都陷入了沉默。这份沉默,如同一记重锤,叩开了兄弟二人的心门。“这些年只想着自己难,忘了妈更难……”二儿子哽咽地说。
最终,兄弟二人就赡养事宜达成了调解协议,并表示今后会用实际行动弥补对母亲的亏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