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曹英 ■郑锦玮
“来山西旅游要是没体验过‘午睡’,那等于没感受过山西人的‘慢生活’——店主便会拍着客人的肩膀说‘歇够了才有力气逛古建’!”11月23日的晋剧艺术中心内,脱口秀演员用一口地道的晋语抛出“梗”,瞬间点燃满场笑声。当日,“醋意江湖”山西文旅脱口秀总决赛圆满落幕,21名选手以幽默为墨,将山西的午睡文化、老陈醋、古建等元素,勾勒成一幅幅生动的文旅图景,让千年三晋文化在笑声中实现了一次青春的“破圈”。
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不缺乏文化创作的丰厚土壤。从晋中玉皇庙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二十八星宿彩塑,到平遥古城的青砖灰瓦;从酸香醇厚的老陈醋酿造技艺,到街头巷尾的“午睡”民俗,这些厚重与鲜活并存的文化符号,都成为脱口秀演员的灵感源泉。
决赛现场,选手们的表演里满是“山西密码”:有选手讲返校时,母亲将熬制的小米粥装入保温杯中,叮嘱道“就是点水,上几次厕所就没了”,那份朴素的牵挂瞬间击中无数游子的心;还有选手提到在北京出差时,当地同学竟熟知晋城人钟情于“肉丸方便面”,特意招待他,笑称“这是刻在晋城人DNA里的味道”,这些贴近生活的鲜活表达,引发观众阵阵共鸣的笑声。
这场文化与幽默的碰撞并非一日之功。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醋意江湖”已走过6个多月,415名选手打破舞台边界,将海选现场搬到了古城墙下、非遗工坊里。选手们更是灵感迸发,把山西面食的特色编成“爆梗”,“外地朋友来山西总懵圈——刚吃完一碗筋道的刀削面,服务员又端上蜂窝状的栲栳栳,问就是‘主食配主食,这才是山西待客的诚意’”,连剔尖、擦尖这些考验手艺的面食也被写进段子,让观众在笑声里摸清了山西面食的“门派”。这种“沉浸式创作”让作品自带烟火气,也让观众在笑声中记住了山西文化的细节。
“我们就是想让历史文化插上快乐的翅膀。”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副处长张俊红在赛后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山西拥有古建、非遗、彩塑壁画等众多璀璨文化资源,文旅部门的核心职责就是让这些资源“活”起来。她表示,选择脱口秀这一形式,正是看重其在年轻群体中的广泛影响力,“用年轻人的视角去除文化表达的厚重感、说教感,三晋文化才能真正走进他们心里,吸引更多人参与传承”。这场活动也是“山西文化传播者计划”的关键一环,旨在通过全民参与搭建起文化传播的桥梁。
在比赛中摘得“山西文旅脱口秀达人”桂冠的刘文明,凭借作品《山西欢迎你》赢得评委与观众的青睐。这个作品的灵感源自他和哈尔滨同学的真实经历,刘文明把这些趣事加工成段子,把山西味道讲得活色生香。谈及参赛感想,他目光熠熠:“从初赛到决赛,我们几位小伙伴都抱着‘山西娃娃秀山西’的想法,就是想用幽默让更多人关注山西、爱上山西。特别是借助外地同学的视角,更能发现山西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美食这个切入点更有说服力。”
这场“文旅+脱口秀”的尝试,为山西文旅发展开辟了新赛道。正如张俊红所展望,未来山西将持续探索年轻化的表达,让脱口秀与古建研学、非遗体验深度融合,打造“看完脱口秀,再去逛景区”的沉浸式线路。结合AR技术激活古建、推出戏装旅拍的创新实践,山西文旅正逐步构建“传统内核+现代表达”的传播新格局。当千年琉璃遇上幽默段子,当老陈醋香混着笑声飘散,三晋文化正以更轻盈的姿态,在新时代的聚光灯下绽放夺目光彩。
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