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近年来,徐州市把工程机械产业作为“一号产业”高位推动,紧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求,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线,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自主化”战略,成功打造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集群培育做法被评为2024年制造强省建设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截至6月底,集群国际化收入占比达44%,其中徐工集团国际化收入占比46.6%,较年初提升2个百分点。
坚持以高端化战略提升集群核心价值。锚定全球工程机械技术前沿,主攻高端产品研发,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成功研制“世界第一吊”4000吨履带起重机、全球起重能力最强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全球最大旋挖钻机等“国之重器”。引导企业深耕“技术+质量+服务”核心价值,徐工品牌连续11年稳居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最具价值品牌榜首,连续6年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坚持以智能化战略提高集群发展质效。以获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创新“政府+企业+链主+平台+要素”五位一体推进模式,推动工程机械集群实现链式转型,徐工集团获评国家“数字领航”企业,徐州重型跻身首批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打造20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形成“点上突破、面上开花”的智能制造格局。在国内率先出台具身智能工程机械发展行动计划,搭建具身智能工程机械研发平台,聚焦核心算法、智能感知、自主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展协同攻关,结合智能矿山、智慧港口、智能建筑等重点场景,推动智能工程机械的示范应用与规模化推广。
坚持以绿色化战略推动集群生态转型。创新出台新能源车辆全场景推广应用方案,聚焦电池电芯、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突破,研制新能源挖掘机、装载机等产品100余款,其中新能源重卡、装载机等产品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市场化建设全场景新能源车辆应用服务平台,打造市政环卫、城市专用运输、建筑施工等10个典型应用场景,目前新能源工程机械渗透率提升至25%。
坚持以服务化战略促进集群价值延伸。引导企业树立服务型制造理念,加强服务设计和商业模式创新,开展设备融资租赁、智能诊断、技术培训等后市场服务,提升服务附加值。引导企业开展工程机械研发设计、故障诊断等产业链延伸服务,推动企业由制造向提供“制造+服务”转变。集群服务型制造企业占比达到60%,建设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为全产业链提供整机、零部件、系统集成设计服务,徐工集团两次荣获中国工业大奖。
坚持以国际化战略拓展集群全球版图。建立全球协同研发网络,在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徐州技术与产品走向全球。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工程机械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集群构建了涵盖出口贸易、海外建厂、跨国并购、全球研发的立体化国际化发展模式,产品远销193个国家和地区,牵头制修订6项国际标准,拥有国际专利380余项。
坚持以自主化战略增强集群创新韧性。依托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高水平研发平台,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载体5个、省级创新载体130余个。建成行业首个制造业创新中心,汇集行业60%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集群液压多路阀、变速箱、驱动桥等关键零部件40%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集群每年实施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项目超50项,累计研发首(台)套装备70余件。
面向未来,徐州工程机械集群深入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服务化、自主化”战略,坚持“三三战略”“三位一体”,强化创新引领,筑牢产业核心支撑。实施“三品战略”,提升产品能级,增强市场竞争实力。深耕“三大领域”,拓展发展维度,培育增长新动能。抓实“三项行动”,夯实发展根基,推动产业链升级。推动产业链条更全、创新能力更强、领军企业更优、制造模式更新、全球化步伐更快,加快打造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高端人才、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三大高地”,奋力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最高端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