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友
乾隆十八年,年过六十的郑板桥辞官回到扬州,以卖画为生。但他有个原则,凡商贾来买字画,给多少钱,都坚决不卖。
传说这天郑板桥在湖边散步。走着走着,突然闻到一股肉香。穿过竹林,只见不远处有座竹篱围成的院落。一老者出来迎接:“君来敝舍,有何见教?”郑板桥自报姓名、谦让一番,就跟着进去了。两人对坐,大快朵颐,很快微醺。郑板桥见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便问:“先生也爱字画?”老者回答:“与您相比,天壤之别。”郑板桥又见书案上文房四宝俱全,便借着酒兴提笔蘸墨,画下几根竹子和一块岩石。
可过了些日子,郑板桥发现,自己写画的这幅竹石图,竟挂在一大盐商的客厅中。原来,那个老者是盐商收买装扮的,只因知道郑板桥的口味,特意设计了这个套。
虽说是趣闻,但类似事情还真不在少数。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个庸官角色孙连城,沉溺于天文“雅好”中,整天架着望远镜遥望星空,将岗位职责抛诸脑后。而现实中更常听闻,某某喜欢打球下棋,某某喜欢游山玩水,被有心之人盯上“围猎”,最终栽了大跟头。
《鬼谷子·谋篇》中说:“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无论什么人,只要知道、顺应、满足他的爱好,就很容易攻破他的防线,让他心甘情愿违背原则。明代冯梦龙在所编《东周列国志》中,也讲过这样一句名言:“必先投其所好,然后得制其命。”找准他的爱好,顺从他的心意,抓住他的短板,就能扼住一个人的咽喉。
爱好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本能,而且没有止境。如果失去控制,就会形成人生的漏洞。一旦被他人发现和掌控,就容易掉入陷阱。轻者,为人利用;重者,自毁前程。
上一篇:国泰海通:多重因素支持中国权益表现,维持对A/H股的战术性超配观点
下一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访河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龙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