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11月的洞庭湖畔,暖阳映照着岳阳这座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脉动。日前,第二个"岳阳企业家日"主题活动拉开帷幕,一众民营企业家走向会场中央"C位"座席,湖南省委副书记、岳阳市委书记谢卫江,岳阳市市长李挚伫立门口迎候。
"把企业家放在C位,就是把岳阳的未来握在手中。"谢卫江在致辞中表示,一句话道出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哲学。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岳阳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3.3%,贡献90%以上的技术成果,提供90%以上的就业岗位,培育90%以上的经营主体。这串沉甸甸的数字背后,凝聚着岳阳市委、市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支持,也镌刻着岳阳市工商联深耕"两个健康"的坚实足迹。
以"C位"理念锚定发展航向
岳阳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从未停留在仪式层面。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连续出台《关于促进新时代"两个健康"的实施意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40条》《岳阳市提升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服务质效工作实施方案》《岳阳市"企业家绿卡"实施办法》等政策"组合拳",构建起覆盖市场准入、要素保障、金融支持、权益保护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在这政策红利释放过程中,市工商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助手作用。"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需要有人搭桥铺路。市工商联建立'政策解读直通车'机制,组织干部深入县区、产业园区,将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政策精准推送到广大经营主体。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政策宣讲127场,覆盖企业1.3万家,帮助企业兑现政策红利超20亿元。"岳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方卫兵如数家珍。
对此,湖南九鼎科技副总
裁尚军感慨不已,"岳阳市工商联带着政策上门,把'纸上福利'变成了'真金白银',让我们感受到了实打实的支持。"
近年来,岳阳市工商联创新推出"企业家诉求闭环处理机制",将企业反映的问题分类建档、挂图作战。针对福建植护网络科技在临湘投资300亿元生物基新材料项目时遇到的用地难题,市工商联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协调市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现场办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土地审批手续,让一度犹豫的企业坚定了投资信心。"岳阳的服务让我们感动,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占跃钟的话,道出了众多投资者的心声。
架起"连心桥",搭好"赋能台"
"企业吹哨,部门报到;诉求直达,闭环解决。"这是岳阳企业家沙龙活动的鲜明标签,更是市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岳阳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牵头打造了"企业家沙龙"品牌活动,定期举办。同时,建立了企业家沙龙诉求问题交办机制、落实服务承诺制以及"即时办结、即时反馈"制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作为这一品牌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方卫兵见证了沙龙从“试水”到“标杆”的蜕变。自2022年以来,市级层面已举办25期企业家沙龙,收集诉求500余条,办结率达98%;县市区同步开展212期,解决问题1982个。
融资难、融资贵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岳阳市工商联牵头探索“商会授信+联保贷款”模式,组织74场次银企对接会,推动725家企业获得授信210.29亿元。2025年“企业家日”期间,举办“金融扬帆岳商奋楫”银企对接活动,现场签约战略合作协议12份,授信额度达到46亿元。
岳阳市工商联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组建由34名律师组成的法律顾问团,累计提供法律服务1800余小时,化解纠纷200余起,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联合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举办企业家培训班,累计培训4万余人次。大力推动“百企联百村”行动,促成100家民营企业、商会组织与湘西保靖县100个行政村结对共建,带动2.3万农户增收。
以商会为桥,激活“岳商回归”潮
“岳阳籍企业家是宝贵财富,把他们请回来、留下来,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岳阳市工商联始终将异地商会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桥头堡”。目前,市工商联已组建异地商会48家,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岳阳商会的成立实现了海外商会零的突破。同时推动乡镇商会组建,全市共有134个乡镇(街道),组建了130家商会,覆盖率达到98%,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一批在外岳商纷纷回乡再投资,再创业。
为凝聚乡贤力量,岳阳市工商联牵头建立“岳商数据库”,收录国内外岳阳籍企业家信息2300余条,推行“市级领导联点商会”机制。方卫兵多次带队赴上海、深圳等地走访,与上海市湖南商会会长谢东海等企业家促膝长谈,传递家乡发展机遇。在市工商联真情相邀下,谢东海带领商会会员返乡投资,推动总投资87亿元的4个项目落地。湖南方锐达化工新材料项目、新金刚工程机械扩建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签约,为岳阳“1+3+X”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招商不是简单的‘拉项目’,而是要实现城市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方卫兵说,岳阳市工商联注重产业链招商,依托湖南石化万亿级产业集群,组织异地商会开展“链式招商”,成功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37家。
政治引领,擎起引航灯
近年来,岳阳市工商联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首位,持续开展“我心向党、忠诚为国”主题教育,创新打造“非公经济人士暑期谈心”工作品牌,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邱虹带领民营企业家赴福建、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为弘扬企业家精神,岳阳市工商联还牵头编撰《岳企之光》书籍,收录40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劲仔食品周劲松、聚仁新材料王函宇等一批实干典型的事迹广泛传播。此外,还推动设立“优秀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50强”评选机制,让创业光荣、创新可贵成为社会共识。“我们深刻感受到,企业家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财富,更在于为城市发展担当奉献。”新金刚工程机械董事长杨日权说,企业已计划追加投资5亿元,助力岳阳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企业家日’为载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岳阳成为民营经济的沃土良田。”方卫兵表示,岳阳市工商联将进一步扩大异地商会覆盖面,吸引更多岳商返乡创业;持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更多“敢闯敢干、守正创新”的新时代企业家。
站在GDP迈上5000亿元的新起点,岳阳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书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从“企业家日”的荣誉授予到企业家沙龙活动的精准赋能,从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到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这座城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