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捕手”问世 破解江水炼氘难题
创始人
2025-11-25 05:51:12
0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宁

      水是生命的基石,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在自然界中,氢以氕(1H)、氘(2H)、氚(3H)3种同位素形态存在,其中,氘的原子量是普通轻氢的两倍,被称为重氢——由两个氘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组成的重水,在天然水中含量极少,堪称水中稀品。

      稀有的背后,藏着关键价值。氘同位素绝非普通物质,它在能源、生物医疗、集成电路等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核心角色。尤其在核聚变领域,氘是氘氚聚变的燃料核心,其获取效率与成本,直接决定着可控核聚变能否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更关系到人造太阳能否真正照进现实。

      但难题随之而来:如何高效获取氘同位素?

      目前的主流方式是从天然水中分离含氘的重水,本质上都基于G-S精馏技术。“传统方法存在分离因子低、能耗高、成本高昂、安全性待提升等短板。”业内人士坦言,这些问题制约了氘的大规模应用,导致目前国内市场仍大量依赖进口。

      就在传统技术瓶颈难破之际,四川传来打破僵局的好消息——在近日举办的2025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产业配套专场活动上,中国同辐旗下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基于第四代MOF材料的同位素分离新技术——“吸附捕手”,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这项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精准运用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聚焦的第四代MOF材料前沿成果:通过分子尺度的定制化设计,让分离材料具备精准捕捉氘的能力,成功破解了江水炼氘的核心难题,实现了在常温常压这一温和条件下的氘分离。

      “相比传统技术,‘吸附捕手’有着‘两高两低’的核心优势。”该企业副总经理邓志勇介绍,所谓“两高”即高纯度、高效率,分离效率是传统技术的4倍,可轻松产出纯度达99.999%(5个9)的高纯度氘;“两低”则是低能耗、低成本,能耗仅为传统技术的三分之一,且原料可直接选用易获取的普通江河水,整体成本降至传统技术的五分之一以内。

      此外,该技术还具备设备超小型化、无毒无害、安全稳定性强等特点,为后续落地推广扫清了障碍。

      这一突破并非偶然。自2023年起,该企业研发团队便开启了攻关之路,其间克服了诸多技术难关,尤其破解了研发中出现的多类反常现象。例如,重水分子体积微小,要实现精准区分本就困难,加之分子始终处于动态、多维度表达状态,实时分析更是难上加难。

      “关键是要从微观层面彻底搞懂重水分子的选择性分离机制。”邓志勇说,为攻克这一难题,团队从零起步,通过跨尺度结构表征与反演、动态过程解析、多维度表征综合联测等手段,逐步摸清了机制原理。

      在“捕手”材料筛选上,团队更是从数万种候选材料中精选出几十种,还自主研发加速评价装置评估材料稳定性,最终成功开发出高效分离材料与配套装备,实现了对氘同位素的精准捕获。

      目前,“吸附捕手”技术已顺利完成小试阶段,预计2027年将推进中试验证,为后续批量化生产做准备。

      谈及未来应用,邓志勇充满信心:“这项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潜力巨大。”除了分离氚、氦-3、锂-6等核聚变关键材料,它还能跨界服务核医疗领域,分离镥-177、铽-161、钇-90等被称为“黄金同位素”的核心原料。“随着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未来有望拉低市场上重水价格,进一步解锁更多应用场景,为核聚变、重水堆、核医疗等关键领域提供有力支撑,开辟出产业化发展的全新空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