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李发明
离开部队20多年了,在我保存的几件军旅纪念品中,有一副背包绳一直静静地躺在我的衣柜里。
这副背包绳,由一长一短、一宽一窄两根绳子组成。长的是打包绳儿,短的是背包带儿。经过漫长岁月的浸染,背包绳的颜色已由原先的墨绿,变成了浅黄。它们见证了我的青春,见证了我的成长,带给了我许多难忘而又美好的回忆。
18岁那年,我穿上军装,成为一名武警战士。新兵首先要学的是整理内务,其中,最基础的两项技能是叠被子和打背包。先说叠被子,要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看上去像豆腐块一样。而打背包呢,标准的打法是“三横压两竖”(意思是三根横向捆绑的带子压着两根竖向捆绑的带子)。打背包分正常打法和“一条龙”打法两种。正常方法打出的背包经纬分明,比较紧实、美观,而“一条龙”方法打出的背包显得粗糙,观赏性不够,其优点是速度快。不管哪种打法,背包必须要打牢靠、打结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急行军时被子不散开、不误事。
新兵集训期间,夜里会时不时地搞紧急集合,为的是强化战士们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战备意识。
一天深夜,我睡得正香,突然被一阵尖利的哨声惊醒,只听见班长大声喊:“紧急集合!紧急集合!”我们急忙翻身坐起,手忙脚乱地开始穿衣服、叠被子、打背包。有人忙中出错,不是衣服扣子系错,就是找不到鞋袜。我快速打好了背包、穿戴好衣帽,飞快地冲向外面。
队伍很快集合完毕,各班报数、点名之后,在值班排长的带领下向夜色深处跑去。
在行进中,我突然发现自己忘了戴白毛巾(白毛巾需要扎在左臂上)。这可怎么办?要是叫班长知道了,非挨剋不可,我内心一时慌乱起来。跑着跑着,在盈盈的月光下,我发现地上有一团白纸,趁没人注意,我快速地将它捡了起来,在这条一尺多长的白纸中间撕开一道口子,将手臂穿了进去。嘿,还别说,在夜色的掩护下,乍一看跟扎了白毛巾没什么两样。
20分钟后,队伍停了下来,班长开始检查每个人身上的背包和所携带的物品。很多战士身后的背包已经严重变形,看上去松松垮垮,感觉马上就要散花。我突然发现,床铺紧挨着我的邹兵,压根就没有打背包,而是把被子抱在怀里。班长询问原因,他哭丧着脸说,自己原本放在脚下的背包绳不见了。班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明天我再跟你算账!”出现问题的战士都受到了批评,我侥幸逃过一劫,心中暗暗窃喜。
第二天早晨起床,我发现我的褥子下面竟然有两副背包绳。不用说,昨晚紧急集合,忙乱中我把邹兵的背包绳当成自己的了。第二天训练,班长就昨晚的事单独给邹兵“开小灶”,让他做了50个俯卧撑。看到邹兵累得龇牙咧嘴、满脸淌汗,我的心里甭提多难过、多愧疚了。
我很想把事情的真相告诉邹兵,可是几次话到嘴边又忍住了。直到多年以后,在一次战友聚会中,我才跟邹兵道出了实情。邹兵佯装生气地给我了一拳,“你小子,当时可把我害惨了!”我们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背包绳不仅仅用来打背包,其他用途也很多,比如晾衣物、辅助训练、抢险救援等等,特别是在武装越野训练时,它还是帮助战友战胜困难,维护集体荣誉的“神器”。
我们班有个叫张敏的战友,别看他名字中带“敏”字,其实身体一点都不敏捷,身高一米七,体重将近180斤,在体能训练考核中,屡屡拖全班的后腿,班长看着他直挠头。
新训结束前要进行各种考核,其中的5公里越野考核尤为重要,考核成绩除了关系到个人去向,还跟全班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张敏一下子慌了,既担心自己,又怕拖累战友,急得嘴上起了好几个水泡。
考核当天,班长准备了一根细长的背包绳,为的是到关键时刻对张敏进行牵引。正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5公里跑到一多半的时候,张敏明显感到体力不支,满头大汗,直喘粗气。班长赶忙拿出背包绳,将两头分别系在自己和张敏的腰上,拖拽着脚步蹒跚的张敏一起往前跑。就这样,在大家的鼓励和助力下,张敏通过了这次考核,全班总体成绩被评为良好。
在返回军营的路上,调皮的张敏把背包绳对折成绶带的样子,将其披挂在班长身上,借此来表达自己对战友的感激和敬意。绿色的背包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将战友间的真挚情感深深地凝聚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