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楼市经典)
我发现最近两年身边好几个在上海的朋友买老破小了。
本来租房住郊区,后买了市区老破小,结束租房生活的,有因为利息跌,又不想把钱投入股票/基金,干脆买个老破小吃租金。
无一例外的原因是二手房价下跌,跌到他们愿意上车或者投资。
曾经人人喊打的老破小,现在变香饽饽了......
不过老破小虽然便宜,可小区环境和居住体验等绝对比不了新房以及次新。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1—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的相关数据,数据显示,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8%,销售额同比下降9.6%。
而今年1—10月,全国二手房交易网签面积同比增长了4.7%,二手房在交易总量中的占比达45%。上海、深圳、重庆、南京、常州、东莞等十几个城市的二手房交易网签面积同比增长超过10%。
换句话说,今年以来,全国一手房、二手房的成交面积分别呈现出一降、一升的态势,二手房对新房的替代效应逐步显现。
随着交易端放开限购、限售,信贷端降低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政策不断利好房地产市场,二手房正在逐渐成为市场交易的主力,供需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曾经被人们唾弃的老破小,现在被人们抢破头。
回到上海,为什么“老破小”又香了?
跌出性价比,“水分”被挤干了,已经不存在额外溢价,而且总价低,租售比还相当的高。租金回报率已大大翻盖首套商贷利率。
1、普陀光新、宜川,租售比4%
2、杨浦五角场,租售比3.8%
3、杨浦鞍山,租售比4.6%
4、杨浦中原,租售比4.1%
5、浦东世博,租售比3.75%
还有一些区域,比如:新华路、中山公园、虹桥、仙霞、北新泾、曹杨、长风、金虹桥等
租售比接近4%,最好选择近市中心、交通方便、近三甲医院的老公房片区,后续租金维持。
也会是大家抄底老破小的重点区域。
潜在风险提示
居住体验受限
老房普遍存在隔音差、停车难、无电梯等问题,年轻人置换意愿可能随收入增长上升。
社区老龄化严重,流动性低可能导致后期转手难度增加。
金融属性弱化
房龄超过30年可能影响贷款额度和年限(部分银行收紧审批)。
若学区政策调整(如多校划片),价格支撑力或减弱。
未来升值空间存疑
上海新房供应逐步增加,郊区新城分流部分需求。
老旧小区若未纳入实质性改造,资产增值潜力可能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上海楼市分化趋势明显,“老破小”热度需结合具体区位、政策及个人需求综合判断。建议咨询专业机构,审慎评估资产配置逻辑。
上一篇:寻找“第二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