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DOLC)
在职场中,人工智能工具越来越普遍——校对、改写、生成文本,很多员工已经习以为常。但一旦 AI 产生错误,谁要承担责任?一名德国劳动法专家对此作出权威解释。
01
如果是雇主要求使用AI——责任在雇主
劳动法专业律师 Nathalie Oberthür 表示: “关键取决于是谁要求使用 AI。”
若雇主明确要求员工使用 AI 工具,则由雇主承担由此产生的错误责任。
原因:
雇主有义务确保员工接受足够的培训
若是工作指示(Weisung),责任自然归公司承担
也就是说:如果公司强制要求使用 AI,而 AI 导致错误,员工通常无需承担后果。
02
但前提是:AI 的使用必须合法
雇主虽有指示权,但:
AI 的使用必须符合法律
雇主必须提供合规的工具、流程与数据保护措施
03
如果员工私自使用AI——责任在员工
员工不能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擅自使用 ChatGPT、文本生成器、翻译 AI 等工具。若违规使用:
属于违反公司内部规定
后果可能包括:
警告(Ermahnung)
书面警告(Abmahnung)
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辞退(Kündigung)
除此之外:
若员工主动使用 AI 并产生错误,员工需全责。
举例:
用 AI 写邮件 → 内容错误 → 客户投诉 → 员工需负责
生成的文档有事实错误 → 不能怪 AI
员工必须:
自行审核 AI 的内容
修正错误
注意版权
注意不把机密或个人数据输入 AI(数据保护!)
04
如果雇主允许使用AI,但要求核查——责任依然在员工
即便公司允许使用 AI, 若雇主补充指示:“你可以使用,但必须检查内容的正确性。”
那么员工仍需对最终结果承担责任。
这与 “完全由雇主要求使用 AI” 的情况不同。
05
总结:谁决定使用 AI,谁承担主要责任
情况 | 谁要求使用 AI? | 责任归属 |
|---|---|---|
雇主强制要求使用 | 雇主 | 雇主承担错误后果 |
雇主允许使用,但要求核查 | 雇主/员工混合 | 员工承担最终结果责任 |
员工私自使用、未获授权 | 员工 | 员工承担责任,可能受处罚 |
员工主动使用、有错误 | 员工 | 员工必须为错误负责 |
06
实践建议(员工版)
在公司内部 明确确认:是否允许使用 AI?用哪些?
永远不要把机密数据输入公开 AI 工具
AI 输出必须 100%自行审核
像使用“辅助工具”,而非“自动决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