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近200名毕业生投身基础教育,全国1.5万余名学生报名“国优计划”
创始人
2025-11-24 22:01:35
0

(来源:上观新闻)

一场覆盖全国的基础教育人才培育革新正扎实推进。作为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国优计划”实施两年多来提质扩容,成效初步显现。从试点规模看,参与高校已从首批30所拓展至43所。

日前,上述43所试点高校、29所“国优计划”教育实践合作中学以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及1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等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工作交流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国累计1.5万余名优秀学生报名“国优计划”,从中择优选拔了3660名乐教适教的理工科背景学生进行系统培养。首批近200名毕业生已投身基础教育。

试点范围持续扩大

202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简称“国优计划”),首批遴选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试点承担单位,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师范大学,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进行培养,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高素质科学类课程教师。

“国优计划”试点范围持续扩大。去年,第二批新增13所高校,包括1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所香港地区高校,进一步扩大计划覆盖面和影响力。在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入选首批试点。每年每校通过推免遴选不少于30名优秀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同时面向在读理工科研究生开展二次遴选,精准对接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需求。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国优计划”已有2024 届、2025届两届学生顺利毕业,基础教育从教率达 80%,多数在全国重点中学就业。

此次工作交流会上,上海市七宝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朱越直言,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高校培养”与“中学使用”之间的脱节。高校侧重学术素养与教育理论传授,而中学亟需能迅速融入实战、理解学生、驾驭课堂的复合型教师。“国优计划”正是贯通教育链与人才链的枢纽,通过“大中学协同”打通梗阻,这不仅是教师供给渠道的扩容,更是教师培养范式的深刻变革。

探索个性化定制化培养模式

在“国优计划”的实践中,各试点高校立足自身优势,探索出一批个性化、定制化的培养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蒋兴浩介绍,该校率先成立教育学院,“以拔尖育拔尖”;同时首创“3+3+X”模式,即“教育学院+学科学院+实践基地”三方贯通,“教育学导师、学科导师和实践导师”三导师团队合力指导,X则是指校内外各方力量和资源,由此形成大中学联动、校内外协同、科研赋能育人的新型教师教育。目前,上海交大在全市28所实验性示范性中学建立实习实践基地,聘任60余位中学名师担任实践导师,半数以上为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00%拥有中学高级职称。

据悉,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西南大学等试点高校,也结合自身优势,整合资源,探索出如“工程教育+科学教育”融合以及“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等个性化、定制化、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

作为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探索,记者从会上获悉,“国优计划”还将在多个方面深化推进。比如在招生选拔上,将探索培养前移,为低年级本科生开设教师教育选修课并计入学分,提前发现好苗子,减轻研究生阶段压力。再如考核评价上,针对双学位论文发表,探索“过程性评价+多元成果”的认证方式,侧重考核教育情怀、科学素养、实践能力等。在就业支持上,将制定专门政策,解决毕业生在教师招聘中面临的学科专业认定等限制问题,指导各地采用专项招聘等方式支持从教。与此同时,试点高校也需加强引导,毕业生从教比例将作为核定推免指标的重要依据。

原标题:《首批近200名毕业生投身基础教育,全国1.5万余名学生报名“国优计划”》

栏目主编:樊丽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文汇报 储舒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