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兰州11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豪)今天,在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专场发布会上,甘肃省教育厅厅长张国珍表示,“十四五”期间,甘肃职业教育融合发展能力稳步增强,用“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办法,助力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闻发布会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豪/摄记者获悉,在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优化上,甘肃紧扣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推行“一校一策”专业调整机制,累计优化调整专业424个,实现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在全国率先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提质培优工程,遴选25所省级优质中职学校,建设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优质专业。重点支持3所高职院校推进国家第二期“双高计划”、22所高职院校推进省级第二期“双高计划”建设,示范引领甘肃高职教育水平提升。
产教融合方面,甘肃创新“城校共生”“校企共生”模式,依托产业聚集区组建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牵头组建2个国家级、32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全国率先出台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支持政策清单40条,推动职教与城市发展、企业需求同频共振。
育人质量提升上,甘肃创新构建中高本“357”贯通培养模式,累计招生近3万人,占中职招生总数的35%,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同时,建立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三阶段”横向融通体系,深化“三教”改革,推行现代学徒制,培育7个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6部教材荣获国家级教材建设奖,78种教材入选“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助推青年学生“人人皆能出彩”。
在教育开放与青年赋能领域,甘肃打造“培黎工坊”职教出海品牌,以敦煌文化、石油化工、色冶金等“甘肃元素”为载体,丰富“中文+职业技能”合作模式。丰富教学资源,面向东南亚、中亚和非洲推出一批“小而美”的职教出海项目,10所高职院校在塔吉克斯坦、文莱等8个国家开展合作办学,既输出职教标准,也为甘肃青年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
目前,甘肃33个“双高计划”专业群成为服务地方“14+1”产业链的主力军。兰州新区、黄河流域、河西走廊、陇东南“一园三群”职教集群支撑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功能日益彰显。
据悉,下一步,甘肃将继续深化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支撑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