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11月20日下午,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邀请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先生带来一场题为“碳中和、区块链背景下的碳市场:现状与展望”的学术讲座,商学院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与了本次讲座。
首先,此次讲座先梳理了全球碳市场的发展格局,采取经济手段减排已成为世界共识,碳定价机制作为关键减排措施被广泛应用,而碳市场“实现全社会减排成本最低化”的核心优势,让其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广。国内方面,碳市场历经“艰辛探索、锲而不舍、大展宏图”三个阶段,形成了“2+8”的独特体系。其中全国强制碳市场和全国自愿碳市场与8个区域碳市场协同发展。目前全国强制碳市场已顺利完成三个履约期,全国自愿碳市场也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碳减排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型迈入新阶段。
其次,AI技术如何为碳市场提质增效,是本次分享的重要亮点。在碳核算领域,AI技术通过精准的数据建模,大幅提升了碳排放数据的核算精度,避免了传统核算方式的误差;在减排预测方面,AI能基于行业数据与区域特征,科学预判不同领域的减排潜力,为减排目标分配提供科学依据;而在信用评估环节,AI的智能分析能力让碳信用定价更合理,有效提升了市场运营效率。分享中通过实际案例,直观展现了AI技术如何破解碳市场数据不精准、决策不科学等痛点,成为碳治理的“智能帮手”。
再次,区块链技术对碳市场的赋能同样深入。作为不可篡改、安全可信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区块链在碳资产与碳信用通证化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让碳资产的流转更规范;其透明可溯的特性打破了碳交易中的信息黑箱,解决了重复计算、虚假减排等行业乱象,而其不可篡改的优势则从根源上杜绝了一碳多卖,为市场建立起坚实的信任底座。此外,区块链在跨境碳交易中的可信存证应用,打通了不同区域市场的交易壁垒,进一步增强了碳市场的流动性与全球化水平。
最后,梅先生综合展望了技术创新与碳市场发展的融合前景。中国在光伏、风电、电动车等新能源领域具备强大的技术与市场优势,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也有望成为碳市场的主要买家,具备发行碳稳定币的独特条件。在《巴黎协定》与国内双碳目标的双重指引下,区块链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持续推动碳资产数字化、交易便捷化、监管智能化,不仅能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更能助力全球碳市场与绿色金融生态的全球化升级,在跨境贸易、资产管理等领域释放更大价值。
新媒体编辑:马卓雯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Hehson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Hehson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