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场消费变革,对每个“人”的要求都变了 |《财经》社评
创始人
2025-11-24 20:16:18
0

过去二十年的中国电商革的是传统零售的命、渠道的命。今天,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正在发生。

这场变革本质是消费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了“体验与价值升维”,并非简单的线上线下融合,而是一场深刻的权力转移和价值重构。呈现出两个趋势:其一,线上流量红利见顶,消费者追求“马上买到”和“确定性服务”;其二,消费结构向服务型转变,产品创新从功能向体验与情绪价值延伸。

怎么转移和重构?消费的定价权正在从品牌方转移到用户手里。“生活场景”正在成为新的流量入口和定价中心。线上与线下、平台与平台、实物电商与服务电商的边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模糊、融合。

各大电商平台处于这场变革的核心。过去,消费发生在明确的购物场景里(无论是线上店还是线下商场)。电商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高效地“分发商品”。但现在越来越明确的趋势是,消费的起点将是消费者某个具体的生活场景。

线下价值的“再发现”不是体验,而是“服务履约的确定性”。

很多人将线下回暖简单归因于体验,但这不够深刻。线下实体(包括本地生活)的核心新价值在于,它提供了“服务履约的确定性”,这是纯线上电商无法逾越的鸿沟。

你可以在网上看100个家电测评,但“明天就能上门安装调试好”,是平台到家业务和线下店提供的确定性。

这种“马上就能享受到”的确定性,成为新消费方向。电商的线下整合,本质是在抢夺和布局这些“确定性履约”的终端节点。但从市场全局的视角来看,这是存量市场蛋糕的竞争和整合,并非增量。

增量是服务电商的崛起,它标志着消费从“资产占有”向“能力租赁”的范式转移。

比如,流感高发季,你可以在线上买药,但前提是确诊,线上就医平台从病原体检测、线上医生问诊、开药、医保报销一条龙服务,是线上平台和线下检测机构提供的确定性。

今年以来各大电商平台轰轰烈烈的整合和竞争行为,都是为了适应这一新规则,不得不进行的重构——从围绕“货”组织,转向围绕“人的生活场景”来组织。

这已不再是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而是“定义用户生活方式”的生态位竞争。

规模经济的神话正在让位于网络协同效能,流量红利的时代其实基本终结,中国消费服务市场正在从青春期的高速野蛮生长,步入成熟期的精耕细作,底层驱动从“人口的增量”彻底转向“人心的增量”。

这场宏大的变革,对产业链上每一个“人”的要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对政府和监管者而言,角色从裁判员升级为“生态规划师”。过去,关心社会零售总额、招商引资规模或GMV数字,便足以勾勒出政策的成绩单。如今,政府监管目标必须更为深远——构建一个公平、有韧性、鼓励创新的商业生态系统。这要求管理者必须前瞻性地布局数字基建(如5G、数据中台),为数据确权与流通制定清晰的规则,在鼓励平台企业创新的同时,通过反垄断维护公平竞争,为万千中小商户留下生存与创新的土壤。他们的新KPI,是整个生态的健康度与可持续性。

对平台型企业来说,新的竞争方向要从“收割交易量”转变为“滋养土壤”。阿里、京东、抖音、美团等平台,曾凭借流量分配成为商业系统的“超级地主”。接下来它们的核心价值不再是能圈占多少用户时长,而在于能否成为商业社会普惠的“价值水电煤”。

对品牌商、零售商或服务商来说,核心能力要从“渠道掌控力”蜕变为“用户洞察力”。成功的品牌一度依赖于强大的渠道分销网络与猛烈的广告营销。今天,它们最大的资产,是能与用户建立直接、深度关系体系。

至于个体创业者与小商户,生存法则要从“单打独斗”切换为“网络共生”,考验的是它们作为毛细血管深度嵌入价值网络的能力。

正在进行的这场零售变革是一场商业逻辑的底层重置。它不再奖励那些只会遵循旧地图的跋涉者,而是青睐那些能敏锐感知新大陆气候,并迅速调整自身技能的新移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