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全市超30万座雨水口将迎来“标准升级”。近日,北京市地方标准《城镇道路雨水口技术规范》发布,对雨水口的材料、结构进行了全面细化,特别明确了“井箅栅隙应垂直于道路行车方向”。新标准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新改扩建雨水口将执行新标准,中心城区将率先执行,城市排水防汛能力得以提升,市民雨天出行将更安全。
记者查询相关规范发现,相比于旧标准,新标准统一了雨水口形式、规范了井箅尺寸、优化了选型及施工要求,特别是针对自行车卡井箅事故,新标准特别明确“井箅栅隙应垂直于道路行车方向”,从设计上杜绝自行车轮胎卡滞风险,保障市民骑行安全。
具体来看,新标准新增高强度复合井箅等新型材料应用规范,将提升井箅的抗压性和使用寿命;提高雨水口连接管径、结构强度等技术指标,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雨水口不应采用砖砌体式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管径应不小于300毫米,线性式雨水口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应确保长期有效地密封。
此外,在新建、改建、扩建雨水口时,雨水井箅宜安装雨水井箅电子标签,具备查询雨水井箅编号、制造商、生产批号、规格尺寸及承重等级等信息功能,便于雨水井箅资产管理。
雨水口承担着排水的重要使命,是安全度汛的重要防线。北京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现有雨水口数量已超30万座,但受不同时期建设和维护影响,雨水口存在规格不一、选型差异等问题,加之雨水井箅材料升级、智慧化排水设施普及等新变化,给当前雨水口精细化管理带来挑战。新标准实施后,将规范城镇道路雨水口建设,雨水口材料、施工和验收要求将进一步提升,确保雨水口改造的质量和安全性,将更好支撑城镇道路雨水排除及防汛保障。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下一篇:金字火腿获政府补助33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