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解决信任危机不能光靠“巨型吊牌”
创始人
2025-11-24 18:56:26
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段时间,部分网购服装上出现“比脸还大”的防拆吊牌引发热议。商家直言,这是防范利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蹭穿”的无奈之举。

巨型吊牌看似荒唐,本质上是电商领域“信任成本”高企的极端表现。服装行业原本就面临高库存、快周转的压力,近年来愈演愈烈的“蹭穿”现象更是让服装经营者雪上加霜。公开数据显示,电商女装退货率高达50%至60%,直播的退货率甚至达80%以上。

媒体曾报道,一些消费者为了婚礼、旅行等一次性需求购入服饰,使用后退回;还有学生团购服装参加活动,利用平台规则集体退货。这些带有褶皱、污渍甚至明显磨损的衣物,让商家增加了运营成本。在平台规则往往倾向于保护消费者的背景下,商家也难以通过正常方式进行反制,只能被迫祭出“巨型吊牌”这一物理外挂,试图通过增加试穿的不便性,来劝退那些意图“免费租赁”的投机者。

平心而论,“巨型吊牌”虽显突兀,但也是对诚信消费生态的一种保护。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确认收货”前只需要确认尺码是否合身、款式是否满意。“巨型吊牌”在不影响正常消费者的同时,增大了“作弊”的难度,有效隔绝了蹭穿者。在一定程度上,这确保了每一位消费者拿到手中的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衣,为他们筑起了一道卫生与质量的防火墙,维护了公平交易的底线。

从长远来看,“巨型吊牌”或许能暂时降低退货率,但还应当思考如何建立更合理的退货规则与更透明的信用体系。不能因为平台规则的不完善,无形中加剧“内卷”和不正当竞争。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消费体验,需要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创造。无论哪一方只想着“损人利己”,结果都必然是“害人害己”。作为撮合交易的平台,有必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建立精准的评价体系和公正的规则环境,让商家无需依赖物理手段设防,消费者也能在诚信环境中放心消费。

网购应当始于诚意,终于满意,权利平衡的买卖生态才是可持续的。期待将来维系交易安全的不再是各种各样的吊牌,而是人与人之间那份温暖而坚固的信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