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至23日,“AI海淀 Ai科技”2025年海淀区中小学生科技节暨科技教育成果展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办,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通过科技教育成果展览、互动体验、科普演讲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海淀区在“人工智能+教育”、大中小幼贯通育人等方面的特色成果与成功模式,以可听、可看、可玩、可感的内容,吸引了7000余人次社会公众踊跃参与。
区域科技教育资源单位联盟正式成立
活动在融合了科技与艺术的人机协同舞蹈中拉开序幕。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赵霞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旨在激发科学兴趣,搭建交流平台,深化区域特色,是构建科技教育体系“海淀范式”、探索校企研协同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共同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积极支持并参与科技教育的良好风尚。
海淀区中小学校科技教育资源单位代表,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智普AI、加速进化、北京科学中心、北京天文馆等一批科研院所、高校实验室、人工智能企业、科技场馆代表参加了联盟成立仪式。这是继今年9月海淀区教育大会建立校外教育资源库后,海淀区在挖掘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构建“校企研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又一创新举措。
7000余名公众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在科技教育成果展览板块,全区43个教育集团、各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及民办学校以展位形式,系统展示了科技教育成果及校外教育资源,包括高水平科技社团成果,学校科技教育整体规划、课程体系、教学成果及典型案例、特色活动,“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学区科技节成果、特色科技活动等。展区设计注重互动性与操作性,通过可操作教具、课程体验、互动游戏等形式,让参观者在实践中感受科技魅力。
赵霞用三个“首次”总结此次科技教育成果展览,即首次以区级的层面来全面组织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成果,梳理以往科技教育成果的经验;首次以教育集团的形式,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平台;首次有52家社会资源单位,包含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一些校外教育资源单位,共同和中小学开展教育成果展。
“大科学家”“小科学家”共话科技
此次科技节在展示中心设有常展区,开展科学家科普演讲活动。科技工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前沿科普讲座,为学生们讲解各种科学奥秘背后的科学知识。活动现场,2025年北京市科学建议奖中入围终评答辩的18名海淀学子与科学家们进行了深入互动,他们用亲身经历展现科技探究的无限魅力。两种声音交织回响,营造出“人人学科技、人人讲科技”的浓厚氛围。
“海淀大学校”科技氛围浓厚
今年9月举办的海淀教育大会提出“海淀是所大学校”理念,建设“学习型海淀”、让教育随时发生成为海淀对未来教育的战略布局。
此次科技节通过全程图片直播,实时发布活动现场精彩瞬间,让未到场的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也能同步感受科技节的热烈氛围,营造“处处是课堂、人人是学员”的学习环境,增强社会对科技教育的认同与支持。
此外,科技节举办期间还组织师生分批次参观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区,带学生们近距离接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进一步激发其科技兴趣与探索精神,增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使命感。
原标题:“AI海淀 Ai科技”2025海淀区中小学生科技节举办 成立区域科技教育资源单位联盟 科普互动点亮中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