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Q3险企迎资本大考:近87%公司偿付能力下滑,评级分化加剧!
创始人
2025-11-24 17:21:15
0

2025年第三季度,人身险行业偿付能力呈现“整体稳健、结构分化”的鲜明特征。

在资产评估利率上升与负债评估利率下降的双重作用下,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波动,同时风险综合评级格局出现新调整,盈利增长与资本占用的平衡成为险企核心命题。

核心指标:充足率普遍下滑

人身险受冲击更显著

三季度人身险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呈现“降多升少”的态势。据统计,73家已披露报告的人身险公司中,仅8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实现上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改善的公司也仅有9家,占比均不足13%。

头部险企同样未能幸免。主要寿险公司综合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环比下降,其中太平寿险降幅最为明显,综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环比下降47个百分点、38个百分点至248%、156%;中国人寿表现相对稳健,降幅最小,两项指标分别环比下降7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至184%、138%。部分中小公司压力凸显,长生人寿综合偿付率跌至100%监管红线以下,核心偿付率仅38.9%。

评级格局:AAA阵营稳定 4家机构仍未达标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73家险企(85家财产险公司、73家人身险公司、15家再保险公司)披露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14家风险综合评级为AAA,与上季度持平;4家偿付能力不达标;1家采取行动化解风险,摘下了不达标的帽子。

风险综合评级结果显示,“风险小”的A类有68家;“风险较小”的B类有98家;“风险较大”的C类有4家,较上季度减少1家;“风险严重”的D类尚无。

其中,在公布评级的83家财险公司中,6家得AAA,比上季度增加3家,分别为中国人寿财险公司、中银保险、英大泰和保险、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三井住友保险、中远海自保;

公布评级的72家人身险公司中,8家得AAA,分别为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国寿养老、中意人寿、友邦人寿、平安健康险、中英人寿、恒安标准人寿、国民养老险。

其中,国寿养老为季度新晋成员,国民养老自成立以来持续维持AAA评级,中英人寿、友邦人寿等5家公司则实现连续上榜。

不过,评级分化现象依然存在。工银安盛人寿作为此前多个季度的AAA常客,本季度评级下滑至BBB,尽管公司整体偿付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行业仍有4家机构偿付能力不达标,其中人身险公司1家(华汇人寿),主要因公司治理问题整改尚未完成,自2022年一季度起持续处于C类评级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行业风险化解取得积极进展。华安财险(非人身险)通过增资扩股、优化业务结构、强化风险管理等举措,成功将评级从C类提升至B类,偿付能力充足率稳定在150%以上。

按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必须同时满足核心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B类及以上三项指标才算达标。

波动成因:政策与市场双重作用

权益配置成关键变量

三季度行业偿付能力波动,核心源于政策规则调整与市场环境变化的叠加影响。

一方面,偿二代二期规则的实施显著改变资本占用逻辑。新规提高了股权投资的风险因子要求,导致股权类资产的最低资本占用大幅增加,直接压缩了险企账面偿付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三季度权益市场活跃度提升,险企为增厚投资回报加大股票及股权投资力度,但权益资产的高波动性进一步加剧了偿付能力的波动压力。

与财险公司相比,人身险公司受冲击更为明显。这主要因为人身险业务久期更长、杠杆水平更高,对资产波动的敏感度更强,权益资产配置带来的资本占用效应更为突出。

行业韧性:盈利规模再创新高

风险应对举措多元

尽管偿付能力指标有所波动,但行业盈利表现展现出强劲韧性。披露2025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72家险企中,合计实现净利润4609.17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61.91%,创下历史新高。其中,56家险企实现盈利(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为正),占比近八成。

具体来看,头部险企领跑优势进一步强化,国寿寿险与平安寿险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均超千亿。仅国寿、平安两家险企利润总额就占据行业利润的58.81%,是行业利润贡献大头。另外,太保寿险、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人保寿险、友邦人寿6家利润也超过百亿。盈利增长为险企补充资本、抵御风险提供了坚实基础。

面对偿付能力压力,险企积极采取多元应对措施。华汇人寿通过梳理存量风险点、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搭建偿付能力监测系统等方式强化风险管控。部分险企则聚焦资本补充与结构优化,通过增资扩股、压缩高资本消耗业务、提升承保盈利能力等路径改善偿付能力水平。从监管规则来看,偿付能力充足率150%~250%的主要寿险公司可享受30%的权益配置上限,为险企在盈利与资本之间寻求平衡提供了政策空间。

展望后续,人身险行业偿付能力管理将面临多重考验。权益市场波动、利率环境变化仍可能引发偿付能力指标波动,而行业转型深化过程中,业务结构调整与资本消耗的平衡也将持续考验险企经营智慧。

业内专家建议,险企应重点聚焦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资本精细化管理,优化资产负债匹配,在把握市场机遇的同时控制高资本占用资产的配置节奏;二是加快业务结构升级,发展长期保障型业务,从源头降低资本消耗;三是健全风险防控体系,重点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管理能力。监管层面需持续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框架,引导险企筑牢风险底线,推动行业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免责声明:文章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