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作为根植安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流银行,徽商银行持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皖北地区信贷支持力度,促进该区域全面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10月末,该行在皖北六市四县对公信贷业务余额已超2070亿元,同比增长9.4%,重点聚焦工业升级、乡村振兴、基建提速三大领域,为加速推进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以及全面提升皖北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锚定工业转型,筑牢高质量发展“产业根基”
皖北是安徽发展举足轻重的板块,是长三角地区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作为华东煤炭资源腹地,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在淮北市,徽商银行紧盯煤电一体化核心项目进展,精准发力重大项目融资,针对淮北国安电厂二期扩建项目,该行迅速完成5亿元贷款审批,目前已投放近3亿元,既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也为皖北地区电网“十四五”期间电力负荷保障提供坚实支撑。
围绕“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这一皖北振兴“1号工程”,徽商银行联动当地政府及龙头企业,推动传统高耗能产业向绿色转型。该行累计为“临涣焦化10亿Nm³/年焦炉煤气分质深度清洁利用项目”等多个能源及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批贷款20亿元,已投放近10亿元;同时为“煤化工新型化工产业片区公共管廊(一期)工程项目”投放贷款超2亿元,助力打造国家级煤电化产业集聚区与循环经济示范区,为皖北地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金融活水”。
“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实景聚焦乡村振兴,打造产业富民“皖北样板”
用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是徽商银行服务皖北“三农”发展的主思路。在阜阳市颍上县夏桥镇,当地拥有2.5万公顷的广袤水域,特色的浅水环境为莲藕生长提供了天然温床,颍上将莲藕产业纳入“沿淮适应性农业发展带”和“三水产业”规划。徽商银行利用特色产品“和美乡村建设贷”,为夏桥镇“莲藕+泥鳅”高效种养项目投放80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建设5000亩种养示范区,并配套生态循环、智能监控和绿色防控等系统。
该项目通过高附加值特色农业模式,显著提升亩均综合收益,利用“金融活水”带动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农业项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实现“村容焕新、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良性循环,成为皖北地区以金融赋能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标杆案例。
阜阳市颍上县夏桥镇实景助力基建提速,打通区域融合“交通动脉”
交通基建是皖北振兴的“关键变量”,更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宿州市泗县通用机场项目作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提升区域交通便利性、激活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工程,建成后将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吸引相关航空产业投资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为抢抓低空空域改革发展机遇,徽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主动对接政府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仅用一个月便完成项目立项、审批到放款全流程,累计审批贷款超2亿元,截至目前,已投放超1亿元,为机场如期通航提供关键金融保障,也为皖北打通区域融合发展“空中通道”奠定坚实的金融基础。
宿州市泗县通用机场航站楼实景下一步,徽商银行将持续优化皖北地区金融服务,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打造“三地一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更多力量。(端末)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