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本网南京讯 (通讯员 苏仁轩)王清琛创办南京云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江苏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搭建的“产业链创业导师联盟”平台,获得了更多企业家导师资源支持。目前,公司已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近年来,江苏着力优化创业创新环境,不断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积极构建“创业政策、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五创联动支持体系,一大批像王清琛这样的创业者在江苏茁壮成长。
江苏将创业工作指标纳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重点任务、省政府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等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将促进创业工作纳入《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会同发改、教育等13个部门出台《关于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的通知》,聚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留学回国人员、科研人员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提供全方位护航保障。联合印发《江苏省高效办成个人创业“一件事”实施方案》,为创业者、创业主体提供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纳税人信息确认、创业补贴申领等15个事项集成办理服务。
依托省一体化平台就业运行监测分析系统,持续推行创业登记实名制管理,综合运用各项扶持政策,确保政策、资金精准滴灌,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释放创业活力。2023年以来,全省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196.69亿元、各类创业补贴6.04亿元,扶持城乡劳动者成功自主创业60.98万人,带动稳定就业256.19万人。
实施创业培训进校园专项活动,将培训范围从应届毕业生延伸至毕业前2年的在校大学生及技工院校高级工班、技师班毕业前2年在校生,每年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10万人次以上。创新“创业+技能”融合模式,依托“马兰花”创业培训品牌,聚焦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等群体,开发贴合地区资源禀赋与乡村振兴需求的特色项目。依托“江苏工匠课堂”上线公益性创业意识与能力培训课程,同步强化创业政策扶持与后续指导服务,将所有参加补贴性培训的人员统一纳入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进行实名制、智能化管理服务,提升创业实践率与成功率。
依托各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大数据+铁脚板”创业服务模式。目前,全省拥有创业培训师12名、创业培训讲师7000余名。2023年以来,全省累计开展创业培训38.6万人次,投入政府资金2.6亿元,创业成功率达4.2%,创业带动就业比例保持在1:3.6左右。结合地方优势产业和资源禀赋,建设各类特色创业载体超1100家。联合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建立创业基地积分制动态管理制度,从今年起将孵化成效好、带动就业多的基地评定为年度A级基地,并给予资金奖补,激励创业载体提升服务质量和孵化成效。
持续举办“源来好创业”等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专家基层行、精英创业周、创业文化节、创业大赛等活动,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创业服务体系。在连续成功举办11届中国江苏人才创新创业大赛、10届大学生(中国创翼)创业大赛的基础上,2024年成功举办中国江苏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与省“双创计划”实现激励机制衔接,重点加强创投机构和引才机构对接合作,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编辑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