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时代方位锚定前进坐标,发展命题呼唤崭新答卷。当“十四五”的奋斗足迹延伸至收官时刻,“十五五”的壮阔蓝图正待落笔起势。站在这一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意义深远。即日起,普陀区融媒体中心特别开设“‘十五五’ 大家话”专栏,聆听思考、凝聚共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大宗贸易、城市更新等全区重点工作,集中展现普陀“跨越”关键发展周期时“接续奋进、共创未来”的生动实践图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设定了清晰目标。《建议》指出“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提出了“十五五”期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建成”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举措,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根本指引。
“十四五”期间,普陀区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工作。大力开展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5万千瓦。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落实绿色建筑470万平方米,累计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39万平方米;未来岛园区循环化改造完成验收,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入选上海市零碳创建标杆企业名单(零碳工厂),获评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称号;累计新建5900根公共充电桩(含专用),完成绿叶小区等12个充电设施示范小区建设。在桃浦智创城成功创建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标识基础上,真如城市副中心创建市级绿色生态城区三星级试点。
面向“十五五”,区发改委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区两级工作部署要求,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增强区域绿色发展动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锚定达峰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十五五”是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区发改委将深入贯彻国家和上海市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要求,以能源消费形势分析预测为基础,以场景需求为主线,以技术应用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聚焦产业、城市建设、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一批节能降碳重点项目落地,打造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聚焦场景应用,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聚焦重点园区成片开发,推动西北物流园区、新杨工业园光伏规模化建设。强化公共机构光伏应用,推动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探索将可再生能源开发纳入公共机构改造要求中。释放楼宇园区资源潜力,搭建平台,支持市场主体对产权分散楼宇园区光伏建设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结合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加梯工程等,推进居民区分布式光伏建设。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探索参与市级虚拟电厂平台建设,鼓励建筑楼宇、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工业厂房、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新型储能等资源有序参与用电负荷调节。支持工业企业、产业园区和其他具备条件的区域建设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系统和微电网试点示范。
积极培育绿色低碳产业,瞄准绿色低碳新赛道发力点,培育壮大智慧城市、绿色建材、新型电力系统等绿色低碳相关产业。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实现绿色“跨界”,支持企业开展“主营业务+低碳”探索,用产业优势赋能绿色转型。促进绿色建筑发展,聚焦重点开发区域,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开展城市更新方案绿色低碳评估,推进老旧城区低碳化改造。深入开展公共建筑能效对标,发挥政策支持效应,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推进充(换)电设施高效有序建设,推动整街镇共享充电桩示范小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大中型公共充电场合理布局,支持西北物流园区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发展高水平换电站。
立足治理效能,完善碳达峰工作推进机制
建立区级碳排放管理调度机制,统筹全区碳排放形势分析、重点地区监测预警、重点用能主体调度指导、重点项目综合评价。积极探索碳排放预算制度管理体系,推动碳排放预算与碳排放双控目标相衔接,推进能耗“双控”平稳有序转向碳排放“双控”。充分发挥国家“两重”“两新”政策,进一步释放区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作用,鼓励本区各类用能主体加强低碳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储备和落地。
原标题:《普陀区发改委:锚定目标、聚焦场景,加快普陀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郑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