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讯 记者费嘉维报道 “上次雨天摔伤自己负担医药费,这次滑倒蹭伤胳膊,平台APP点下‘一键报案’,没几天理赔款就到账了,心里特别有底!”盘锦市外卖骑手小蒋的真切感受,源于辽宁省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政策的落地生效。截至10月底,盘锦市已有13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拿到赔付款,最多一笔达3万余元。
今年7月,辽宁省印发《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实施办法(试行)》,将出行、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的11个平台企业纳入保障范畴,并在平台APP嵌入“一键报案”功能。骑手遭遇意外无须再奔波提交材料,手机拍照填报信息即可完成报案,还能实时查询理赔进度、咨询政策细节,“像有了贴身安全管家”。
“平台出资、按单缴费”的动态筹资机制,为保障网筑牢根基。根据政策规定,保障覆盖骑手执行订单期间的各类意外伤害,接单后自动生效。费用由平台统一缴纳,每单按行业分类扣费:出行服务1分钱、即时配送7分钱、同城货运1角8分钱。看似微薄的费用经海量订单累积,形成稳定资金池,直接存入辽宁省工伤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确保专款专用。
在资金保障基础上,盘锦市推出“7天规矩”,要求事实清楚、材料齐全的案件,7个工作日内完成从认定到赔付的全流程。盘锦市形成了“人社部门统筹监管、商业保险机构专业经办、平台企业主动协同”的三方协作机制,引入专业保险机构参与承办,开通了绿色通道,在服务大厅设置了新就业形态服务专岗,确保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响应、核查。某外卖平台城市经理坦言:“以前骑手受伤责任难界定,处理起来耗时费力,还影响队伍稳定。现在有了明确保障制度,骑手安心干,企业少顾虑,服务质量也跟着提升,是真‘双赢’。”
上一篇:欧洲经济增长仍属脆弱性回升
下一篇:坡道盲区遇违规 对向碰撞酿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