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于人”需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创始人
2025-11-24 05:55:14
0

  迟福林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未来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历史阶段,从生产大国、制造大国走向消费大国、民生大国,不仅是顺应世界现代化规律的重大选择,也是适应大国经济社会发展和14亿多国人需求的重要举措。落实“民生为大”,关键在于全面“投资于人”,将资金资源投入到人的需求、人的发展和人的保障上,使“投资于人”成为撬动投资效率的核心杠杆。当资本流向人的能力培养、潜能激发与价值实现时,将激发出14亿多人的潜能,创造出远超资金本身的乘数效应。在传统投资效率下降的特定背景下,“投资于人”需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以“投资于人”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升级

  “投资于人”对提升投资效率、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贡献率已超过物质资本。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还有提升空间。未来我国必须持续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劳动力供给质量,推动技术进步,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发展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更高的效率和乘数效应。世界银行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每提升1年,GDP将提高9%。更为重要的是,“投资于人”不仅将有效提升劳动力质量,更能通过改善民生预期释放内需潜力,形成“人力资本积累—消费升级—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部分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较快的新兴市场国家,已上调义务教育年限。中高收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义务教育平均年限分别为9.8年、10.4年。在我国新增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由新增劳动力带动的劳动力整体平均受教育水平提高的作用下降。同时,科技进步使得存量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加速折旧。以“投资于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升全体公民的科学和文化素质、提高人口发展质量至关重要。

  全面“投资于人”既需要筹集投入资金,也需要战略决策

  初步测算,全面“投资于人”,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80万亿元—100万亿元的投资规模。这既需要筹集投入资金,也需要战略决策。

  (一)可考虑以每年新增5万亿元投入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均等化。

  要高度重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负担过高问题。作为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我国城乡医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为此,要加大投资,补齐农村医疗保障短板。2008年,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为10元/人;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为380元/人。由于农民医保缴费负担加大等原因,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下降。这些问题都需要加以解决。

  为此,建议明显降低农村居民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负担。若按照2023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2.4∶1的标准,将农村居民医保个人承担的缴费标准由380元/人下调至160元/人,按农村户籍总数计算,则需要财政每年投入1500亿元。

  再如,可考虑每年增加4万亿元一般卫生支出以明显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初步估算,若我国政府一般人均卫生支出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则需要每年新增4万亿元的医疗支出。若我国每年新增5万亿元的政府投资,在补贴个人卫生支出的同时,逐步提升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则将带动12万亿元的私人消费。

  (二)可考虑以每年新增5000亿元投入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

  第一,劳动力人口受教育年限仍有不足。近年来,我国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举措,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上迈出步伐,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23/24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预期受教育年限为15.2年,高于发展中国家,但仍低于OECD成员1.4年。相关研究表明,制造业企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17%。

  第二,要进一步提升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2023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4.00%。2025年1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高于4%”。

  第三,建议每年增加5000亿元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初步静态估算,如果普及高中义务教育,每年需要投入不到5000亿元(4996.2亿元)。如果把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设施设备改为普通高中,则所需投入还将进一步减少。

  (三)可考虑以每年新增2万亿元—3万亿元投入完善生育支持体系。

  第一,明显降低家庭生育综合成本。有研究统计,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国是6.9倍,处于全球较高水平。从我国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看,2021年,我国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10的生育更替水平,也低于瑞典、爱尔兰和德国等养育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分别为2.37个、2.69个和2.15个)。提升家庭生育意愿,首要的任务在于明显降低家庭生育综合成本。

  第二,建议以2万亿元—3万亿元投入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根据联合国数据,发放儿童补贴和一次性生育奖金分别被78%和49%的低生育率国家政府采用。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对有孩家庭的补贴支出占GDP的1%—3%。考虑到我国发展阶段及生育率下降态势,建议以每年2%左右的GDP,即2万亿元—3万亿元用于生育补贴。其中,将50%用于生育家庭补贴,平均每个新生儿将获得1万—1.5万元/年的补贴;50%用于建立普惠托幼服务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纵观世界现代化历程,大国崛起的路径各有不同,但唯有将发展的根基深植于亿万人民的福祉与能力之上,其繁荣才是可持续的。我们所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前路漫漫,行者致远。以“民生大国”为愿景,以“投资于人”为路径,我们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既积累雄厚的物质资本,更塑造强大的人力资本,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作者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