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闲置地下空间 居民实现“乒乓自由”
创始人
2025-11-24 02:45:19
0

    本报讯(记者  王斌)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从顺义区光明街道获悉,该街道绿港家园五区一处闲置多年的地下空间,经社区、物业与居民协同改造,日前变身乒乓球健身场所,彻底解决了居民“健身难、怕扰民”的民生困扰,受到居民的欢迎。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改造后的地下健身空间约60平方米,明亮的灯光将球场照得通透,崭新的纱窗整齐排列,确保通风透气。居民们正按规定时间有序挥拍,球台旁不时传来欢声笑语。“现在每天都来这儿打球,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邻居。社区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实事。”居民张先生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说。

    据介绍,绿港家园五区建成于2010年前后,随着居民健身需求日益多样化,增设室内运动场地的呼声愈发强烈。“室外打球受天气影响太大,刮风下雨就只能‘停摆’,大家早就盼着能有个室内乒乓球室。”居民代表李女士坦言。社区工作人员经多次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小区5号楼一处紧邻小广场的地下空间长期闲置,地理位置便捷,是改造健身场所的理想选择。为推进改造工作,社区主动牵头,与物业公司反复协商明确责任分工,并通过居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意见,最终确定优先打造乒乓球运动场地。

    改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初期,地下空间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凸显,照明设备大多损坏、纱窗破损严重,无法满足运动需求。社区迅速响应,协调物业公司对照明系统全面检修,由居委会出资采购新设备,物业负责安装调试,同时更换破损纱窗,彻底改善了空间环境。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乒乓球运动产生的声响引发一层住户不满,“扰民”问题成为新矛盾。社区再次召集乒乓球爱好者与一层住户召开协商会,促成双方达成共识:明确每日运动时间为上午8时至11时、下午14时至晚上20时,避开休息时段。同时,倡导运动爱好者文明打球,减少噪音干扰。

    此次地下空间改造,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更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多方协同破解了民生难题。顺义区光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将持续关注居民诉求,不断优化人居环境,让小区充满烟火气与幸福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