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青 田园 济南报道
“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转变
近年来,随着济南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设备日益精密,工艺流程日趋复杂,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工伤风险。焊接、切割、机械加工等环节的潜在隐患,时刻威胁着一线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
为此,由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长沙妍泽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济南市机械制造企业工伤预防项目,正以一种更接地气、更具实效的方式,将“安全课堂”搬进生产车间,把“理论讲解”变成“手把手指导”,让工伤预防知识真正融入机械制造企业生产一线。
在山东华宁电伴热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伤预防专家既是“检查员”,也是“教练员”。工伤预防专家陈永华,一边查找隐患,一边现场教学,将“风险辨识技巧”“应急处置方法”等知识融入实操指导中。员工们围在专家身边,认真记录要点,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在焊接和切口绕丝两个关键工序,专家停下脚步,现场“开课”。针对焊接时的通风换气、安全用电、弧光及红外线辐射的防护,以及绕丝时的刀具使用、链条防护等要点,专家亲自示范,纠正不规范动作,讲解安全原理,把“安全经”念到了员工的心坎里。
“我们企业一直挺重视安全的,我焊接的时候都会注意通风,眼罩也从不离身。”正在进行焊接作业的师傅表示,“以前光听课,了解得还是不够深入,今天专家就在旁边看着我操作,哪里不对马上就指出来了,一下子就明白了,这种实战培训太有用了!”
“实用的安全培训,我们真欢迎”
山东华宁电伴热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峰对此次“上门服务”赞不绝口:“专家真是送来了‘及时雨’!不仅给我们讲解了最新的法规政策,还深入每个工序排查隐患,手把手指导操作,让员工从‘被动听’变成‘主动学’,从‘知道要安全’变成‘知道怎么安全’。这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社会责任。”
对于这种创新的培训模式,工伤预防高级导师陈永华有着自己的理解:“知识靠学习,能力靠锻炼,安全生产意识更是要在实践中强化。我们打破传统课堂模式,把培训搬到车间、设在岗位,就是为了让一线工人在熟悉的环境中,通过亲手操作、亲眼观察,掌握最实用的安全技能。只有这样,工伤预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此次活动不仅为山东华宁电伴热科技有限公司排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员工上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工伤预防课。未来,济南将继续扩大工伤预防项目覆盖面,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定制个性化培训方案,推动工伤预防工作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转变,为全市企业安全生产和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师傅,您在焊接时,除了戴眼罩,有没有注意过通风换气啊?”“这个切口绕丝工序,链条的防护装置每天都检查吗?”在焊接工位前,来自长沙妍泽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工伤预防高级导师陈永华一边观察工人操作,一边靶向“问诊”。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课堂”在山东华宁电伴热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开展。工伤预防专家陈永华带着“火眼金睛”深入一线,通过现场调研、实操指导、案例分析等方式,将工伤预防知识和技能送到了生产最前沿。
上一篇:慈母情深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