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提交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初审
创始人
2025-11-26 09:22:49
0

为校园安全筑牢“法治盾牌” 

《福建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提交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初审

11月25日,备受关注的《福建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由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初审。此次修订直面学校安全管理的新挑战、新问题,对学生心理健康、校内交通安全、学生食品安全、学生欺凌防控以及教育惩戒等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规范。

守护“心灵晴空”

针对实践中部分学校和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独特性认识不足,甚至对经评估不宜在校学习学生的休学建议拒不配合等情况,《条例(修订草案)》打出“组合拳”:要求学校按规定配备专职医务(保健)人员;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生命教育,建立筛查与干预机制;增设可以申请休学及应当休学的具体情形等。

畅通“生命通道”

随着校园内机动车、非机动车数量激增,人员密集的校园面临新的交通安全隐患。《条例(修订草案)》规定,学校应当加强校内道路和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安排专人疏导;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在空间或者时间上实行人车分流,不具备人车分流条件的,除应急、第三方服务保障等特殊需要外,禁止机动车辆进入校园。

严把“舌尖安全”

学生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学校订餐食品安全责任界定不清等问题,《条例(修订草案)》进一步划清了责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监管,依法查处涉及学校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设立食堂的学校和从供餐单位订餐的学校,分别承担相应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同时,要求学校应当利用公共信息平台等渠道向学生、教职工等公开食品进货来源、供餐单位等信息,让食品安全在阳光下运行。

向欺凌“亮剑”

学生欺凌行为边界模糊,如欺凌与“打闹”“玩笑”的界限常因主观认知不同而存在差异。为解决这一行为认定难、处置难的问题,《条例(修订草案)》厘清了欺凌行为的边界,规范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置工作;细化了对欺凌实施者的处理措施与流程;明确学校应当及时对受欺凌学生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增设性侵害防范条款,规定学校应当建立预防性侵害、性骚扰学生工作制度。

为惩戒“立规”

针对教师“不敢管、不愿管”的顾虑,《条例(修订草案)》规定中小学校教师对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可以实施教育惩戒措施,学校主管部门、学校应当支持、监督教师正当履职。同时,遵循违纪行为“从轻到重”的逻辑顺序,列举了具体的惩戒情形和措施,为教育惩戒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引,消除因管理缺位带来的安全隐患。(记者 李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