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禾盛新材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赵东明及其一致行动人蒋学元、公司股东上海泓垣盛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向摩尔智芯转让其持有的禾盛新材4466.0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8.00%),协议转让价格为33.71元/股,股份转让价款总额为15.05亿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摩尔智芯将持有禾盛新材18.00%的股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谢海闻。
为稳固新控制方的主导地位,原控股股东赵东明承诺放弃所持部分股份表决权。同时,赵东明与卢大光共同出具《不谋求控制权承诺函》,进一步强化了新控制方的治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新控股股东“摩尔智芯”的名称已透露出鲜明的科技属性,也为禾盛新材未来在芯片领域的深化布局留下想象空间。
01
15亿撬动96亿市值标的
协议转让折价约13%
本次交易前,禾盛新材的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其中,赵东明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23.72%的股份,上海泓垣盛持股比例为20.73%。
本次交易完成后,摩尔智芯将持有公司18%的股份,赵东明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禾盛新材3403.29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3.72%),并放弃禾盛新材1488.67万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的表决权,禾盛新材控股股东变更为摩尔智芯,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谢海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转让的4466.02万股股份占禾盛新材总股本的18%,转让价格为每股33.71元,交易总对价约15.05亿元。截至11月21日收盘,禾盛新材股价为38.82元/股,总市值96.32亿元,据此计算,本次协议转让价格较当前市价大约折价13%。
此外,市场普遍关注的收购资金来源也在公告中得以明确。摩尔智芯本次收购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司认缴注册资本及银行贷款。
目前银行已就并购贷款表达意向同意,具体贷款条款将以最终签署的并购贷款协议为准,且全部资金来源均为合法自有或自筹资金,不存在违规情形。
02
并非首次易主
新东家成立不到3个月
禾盛新材作为国内家电用复合材料行业的早期开拓者之一,自2002年设立以来主要从事家电用外观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于2009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产品广泛用于冰箱门板、空调面板、洗衣机盖板等各类家电外观部件,并与三星、LG、松下、博西华、美的、美菱等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建立了稳定的长期供货关系。
近年来,公司业绩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2.69亿元、21.33亿元、23.40亿元、25.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8197.60万元、6593.20万元、8277.14万元、9790.98万元。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2亿元,同比增长1.41%;归母净利润达1.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7.90%,显示出较强的盈利提升能力。
与稳健的经营表现相比,公司控制权变动较为频繁,这已是禾盛新材自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关键易主。
禾盛新材最早由赵东明创办并控制,2016年10月,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引入深圳市中科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创资产”),公司控股股东由赵东明变更为中科创资产,实际控制人相应变更为张伟。
控制权的变动在2022年再次出现。赵东明于2023年2月通过司法拍卖重新取得公司控制权,其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回升至23.72%,再度成为第一大股东。
如今时隔仅两年多,赵东明及其一致行动人便选择出让控股权,引入摩尔智芯作为新的控股股东。
作为接盘方的摩尔智芯,成立时间并不长。根据企查查信息,摩尔智芯成立于2025年8月29日,出资额为7.55亿元,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但其业务布局却紧扣前沿科技趋势,覆盖信息系统集成、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等多个热门领域。
尽管公司新设,其实际控制人谢海闻却具备深厚的行业与资本背景。
谢海闻出生于1984年,拥有北京大学金融工程学硕士学位和长江商学院FMBA学历,兼具金融背景与产业研究力。他曾在中金公司担任策略研究员,后于九鼎投资担任投资副总裁,主导过多起企业上市与重组项目。
此外,谢海闻还创办了北京闪创及北京友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兼任慧博云通董事。其中,他于2015年1月创办的北京友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前管理规模已达10亿至20亿元,展现了其专业的资金运作与项目孵化能力。
03
芯片布局早已启动
新主入局或加速转型
此次控制权变更被市场普遍解读为禾盛新材加速向芯片领域战略转型的关键信号。
关于未来发展规划,摩尔智芯在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中明确表示,本次收购是基于对禾盛新材内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充分认可。收购完成后,暂未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调整上市公司现有主营业务,但将积极依托自身产业资源,在产业链整合、新技术培育与新业务拓展等方面全面发力,以期持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近年来,禾盛新材已通过多次对外投资逐步布局芯片产业链,积极对接优质芯片企业,在顺应算力国产化趋势的同时,也为自身从传统复合材料制造商向科技服务商的转型奠定基础。
2024年3月,禾盛新材便通过合资成立上海海曦技术有限公司,业务聚焦国产化人工智能芯片研发、智算中心服务器搭建等核心领域,现已积累多项软件著作权与发明专利,技术储备初具规模。
2025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加大投入,斥资2.5亿元增资熠知电子,交易完成后将持有其10%股权,持续深化在半导体及AI核心硬件领域的战略布局。
熠知电子是国内少数实现ARM架构服务器处理器芯片商业化落地的企业之一,其核心产品TF7000系列性能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覆盖多种应用场景。据悉,双方已在云游戏服务器领域展开合作并实现产品供货,初步展现出业务协同效应。
随着摩尔智芯的入主,禾盛新材在芯片领域的既有布局有望获得更强推动力。新控股股东的科技属性与产业资源,结合公司在硬件材料与先进制造方面的积累,或将共同构筑“材料+芯片”的双轮发展格局,有望为其在国产半导体与人工智能赛道中构筑坚实的竞争壁垒,开启全新的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