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基金经理发朋友圈求“减负”,公募“一拖多”困局何解?
创始人
2025-11-25 01:28:59
0

近日,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蔡振在朋友圈发声,希望减少管理产品数量,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他直言“自己的需求跟公司错配了”,表示管理的产品已超出负荷,希望减少管理数量,聚焦于愿意努力管好的几只产品。该朋友圈内容虽已删除,但仍触发了资本市场对公募基金“一拖多”现象的集中讨论。

截至发稿,招商基金未就此事公开回应,不过知情人士向南都湾财社记者透露,此为基金经理个人行为。

蔡振求“减负”事件始末:

朋友圈引发行业讨论

网传截图显示,蔡振的核心诉求聚焦“减少管理产品数量”与“聚焦精力”。他在朋友圈明确提到,除履行完已承诺的线下路演外,今后将尽可能不再参与任何线下路演;自己并不看重公司收入高低,核心诉求是摆脱超负荷管理状态,在退休前专注做好少数产品。

网传截图

针对此事,南都湾财社记者向招商基金求证,截至发稿公司方面未予以回应。据接近招商基金的知情人士确认,该表述确为蔡振个人行为,相关朋友圈内容已删除。

蔡振管理现状:

11年从业经验产品业绩分化明显

公开资料显示,蔡振2014年7月加入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从ETF专员、研究员逐步成长为基金经理,拥有超过10年的证券投资管理从业经验。Wind数据显示,作为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的老将,蔡振目前管理着12只基金产品,若按A/C份额拆分,产品数量达20只,总管理规模为135.99亿元。

其管理的产品覆盖多个品类,包括债券型、指数增强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及ETF发起式联接基金等。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以来他接管基金的速度明显加快,累计接管6只,仅2025年新接管产品就达4只。

数据来源:Wind

业绩表现上,不同类型产品分化显著。其管理的债券型产品保持稳健,如2021年8月起管理的招商安阳A任职以来回报达27.26%,年化回报达5.76%,跑赢同类平均;招商安嘉任职回报达24.54%,年化回报达7.16%,在734只同类型产品中排名第19。

灵活配置型产品表现不一,其2024年5月接管的招商兴福A,截至2025年11月24日任职回报为6.97%,跑输基准为6.82%,在2225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1657位。招商盛合A任职回报为23.20%,年化回报为15.39%,在2233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1016。

2025年新任职的多只产品因管理时间较短,暂未披露年化收益。其中,4月接手的招商中证500等权重指数增强A任职回报为22.22%,在661只同类产品中排第315;招商沪深300增强策略ETF任职回报为18.60%,排第486;5月任职的偏股混合型产品招商红利量化选股A任职回报为9.39%,在4635只同类产品中排第3598名,处于同类排名均线以下。

行业一拖多现象透视:

286位基金经理管理产品超10只

需要注意的是,蔡振的“减负”诉求并非个例,而是公募基金行业转型期的缩影。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市场11397只公募基金对应3541名在任基金经理,平均每人管理3.22只基金;其中199位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超10只,8位超20只,最高达23只。

然而,截至目前这一趋势未减。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4日,全市场4101名在任基金经理中,286位管理主代码基金数量大于或等于10只,形成高负荷管理群体。仅招商基金内部,就有7位基金经理管理主代码产品数量达10只及以上。

数据来源:Wind

“一拖多”引发行业广泛热议,核心在于其可能对产品业绩、策略独立性及风险控制造成负面影响,进而损害持有人利益。某头部公募人士指出,这一现象本质是公募行业“规模为王”逻辑的产物——在市场存量竞争加剧、投资者需求多元化背景下,基金公司往往通过加速发行产品、布局多元赛道以抢占市场份额;对公司而言,产品线广度直接关系到盈利能力,尤其在权益市场波动加大时,这一广泛布局更被视为抵御市场风险、稳定管理规模的重要手段。

某基金评价中心负责人进一步分析,若基金经理同时管理主动权益、指数增强、固收+等不同类型产品,很难实现各类产品策略的完全独立。部分产品甚至可能沦为“挂名基金”,实际由团队助理代为操作,导致产品业绩与宣传中的投资策略严重脱节。对投资者而言,基金经理精力被分散后,不仅会降低产品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削弱长期收益稳定性,还会进一步透支投资者对公募行业的信任。

不过,“一拖多”并非完全不具备可行性。像指数型、货币型这类被动管理产品,运作机制本身具有标准化特点,基金经理可依托系统工具支持,同时管理多只产品以实现规模效应;部分量化策略基金,也可通过模型复制的方式,在有效控制跟踪误差的前提下扩大管理范围。“关键在于区分产品类型与管理能力的匹配度。”一位量化基金经理此前就表示,“被动产品管理10只可能没问题,但主动权益产品管理超过5只,精力必然难以兼顾。”

行业反思:

“一拖多”困局的破解之道

目前,国内尚未对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设置明确上限。但2023年11月24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修订发布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投资管理人员注册登记规则》第七条明确要求,公司应当确保基金经理具备充分履职能力,合理调配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公募基金产品数量,确保与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相匹配。该条款旨在约束机构合理配置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数量,避免因过度分配导致履职能力不足,保障投资者利益。

有业内人士呼吁,可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经验,按产品类型设置差异化管理上限,例如主动权益类产品不超过3只,指数型产品不超过10只,超过一定数量的,需采用团队管理模式并披露分工细节。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5月出台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已明确提出“推动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引导基金公司从“明星经理”依赖转向“平台化投研”。随着方案逐步落地,有望从制度层面减少对单一基金经理的过度依赖。

蔡振朋友圈的“减负”诉求,看似个人职业选择,实则折射出公募基金行业转型期的集体思考。某基金研究中心相关人士表示,当资管行业从“规模为王”迈向“质量优先”,如何平衡基金经理精力、产品数量与持有人利益,将成为每家机构必须面对的命题。唯有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通过制度完善、人才培养与文化重塑,才能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真正让公募基金成为居民财富管理的“压舱石”。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