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发布通知,将包括板蓝根、丹参等在内的200种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就医用药需求,同时也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板蓝根作为清热解毒的常用药,丹参作为活血化瘀的重要药材,都是中医临床应用中非常常见的品种。此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负担得起这些药物,提高了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对于慢性病患者和需要长期服用中药调理身体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此外,这也促进了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与开发,推动了中医药现代化和标准化进程。未来,随着更多优质中药配方颗粒被纳入医保体系,将有助于提升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自2月28日起,200种中药配方颗粒可以医保报销,公众可登录北京市医保局官网查询药品名称及相关医保支付标准。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梳理发现,200种中药配方颗粒中既有板蓝根、丹参、甘草等常用药,也有人参、灵芝等名贵药材,还有炒酸枣仁等炮制品。药品用途主要包括补益、清热、活血化瘀、止咳化痰、安神、祛风湿等,覆盖病症广泛。
“这次北京市将200种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是北京市支持中药配方颗粒临床规范管理,促进中药配方颗粒的合理用药的重要举措。”中国投资发展大健康专委会副主任解奕炯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中药配方颗粒作为现代中药制剂的一种形式,有效克服了传统中药煎服的不便,目前考虑到患者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因素,先将200种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是满足现代消费者和患者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中药配方颗粒是按中药饮片管理,实际上,在北京,很多配方颗粒品种已经按照中药饮片的报销范围纳入了医保报销,包括人参、灵芝等贵重药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药事部主任华国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除北京医保局把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之外,其他的地方,也在进行探索中药配方颗粒医保支付的方式,多数地方把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参照医保药品目录乙类药品管理。“这种支付方式,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中药服务的需求都是有效的支持。”
北京市医保局官方通知显示,中药配方颗粒使用价格不高于支付标准的药品,参保患者和医保基金应以实际销售价格为基础,按政策规定分担费用;使用价格高于支付标准的药品,超出支付标准的部分由患者自行承担(一至六级革命伤残军人除外),医保支付标准以内部分由患者和医保基金按政策规定分担。另外,北京医疗机构的中药配方颗粒应全部实行网上采购,优先选用质优价廉的药品。医疗机构网下采购的中药配方颗粒费用,医保基金原则上不予支付。
上一篇:今年勇歌词 今年勇歌词许嵩
下一篇:城门的歌词 城门的歌词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