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民营加油第一股,追“芯”也很野
创始人
2025-11-24 09:59:10
0

究竟是没落贵族的逆袭之战,还是又一次徒劳的冒险?

文/每日资本论

民营加油第一股”欲改“芯”换命。

11月21日,湖南和顺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和顺石油)上演了一出过山车式的行情。开盘后一度冲高超3%,但随后便快速下跌,最大跌幅接近9%。截至当日收盘,其股价为30.59元/股,下跌8.41%,总市值57.42亿元。

这样的走势与前段时间的狂热形成鲜明对比。自11月14日起,和顺石油股价开启连续涨停模式,14日、17日、18日三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29.99%。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第一次涨停恰好发生在收购公告发布前的11月14日,仿佛春江水暖鸭先知。早一些的10月上旬,该股从16元左右,突然开始了一波快速飙升行情。

这场资本狂欢的导火索,源于和顺石油11月16日晚间的一则重磅公告:其拟以现金方式,取得上海奎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下称,奎芯科技)不低于34%的股权,同时通过表决权委托获得17%的股权表决权,合计控制标的公司51%的表决权,实现并表控制。

交易完成后,和顺石油将向奎芯科技委派两名董事(占董事会席位三分之二),并派驻财务总监,全面介入其经营、人事与财务决策。双方确认,奎芯科技100%股权的增资后估值不高于15.88亿元,预计最终交易金额不超过 5.4亿元。

简单说,和顺石油将一脚就进入了芯片行业。

在二级市场立即做出反应。要知道,芯片行业作为当前最热门的几个赛道之一,承载着国家科技战略的重任,也是资本市场追逐的焦点。和顺石油作为一家传统能源企业,一家深耕成品油零售二十余年的民营油企,突然跨界闯入当下最热门的半导体赛道,这样的转型跨度足以点燃市场想象力。

在新能源汽车替代加速、成品油需求疲软的行业背景下,芯片赛道的高增长预期成为资金追逐的核心逻辑。但自11月19日开始,和顺石油有着较为明显的股价滞涨且做头部迹象,不得不让投资者尴尬,“见光死” 的剧本又要上演了。

收购公告披露后,和顺石油的股吧里迅速形成两大阵营,多空分歧激烈。乐观派投资者认为,这是和顺石油摆脱传统业务困境的关键布局,“石油+半导体如虎添翼”,甚至有网友设置了悬念,“能不能成为跨年妖王?”悲观派则表示:“庄控盘严重,没什么参与价值,远离”,“先离场观望,情绪有点混乱。”

截至目前,尚未有券商发布针对此次收购的正式研报,但从市场交易数据来看,需要注意的是,游资席位活跃,量化基金套利显著。

好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和顺石油跨界收购只是为了推高股价?

当然不是。事实上,和顺石油的跨界抉择,也是无奈之举。和顺石油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湖南长沙,是中国民营加油站连锁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公司以成品油批发、仓储和零售为核心业务,依托湖南本地市场资源,通过租赁、收购等方式,在湖南省内布局了首批民营加油站,并逐步拓展至江西、广东等周边省份。

2020年4月7日,和顺石油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每股发行价27.79元/股。上市后,公司加快了全国化布局的步伐,加油站数量迅速增加。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环境的变化,和顺石油的传统能源业务逐渐面临瓶颈。

为了应对挑战,和顺石油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尝试转型,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充电业务。2021年,公司启动了充电桩建设,并试点光伏发电项目,推出了“加油+充电”一站式解决方案,试图打造综合能源服务站,实现油电协同发展。

但和顺石油已经遭遇了麻烦。公开资料显示,年报显示,2023年其持有自营门店15家,租赁门店47家。2024年,公司自营门店数量未变,租赁门店减少27家,仅剩20家。

在这种情况下,2023年,和顺石油加大转型力度,与华为数字能源合作,设定了未来三年力争实现万座华为智能超快充站的宏大目标,旨在超充领域分得一杯羹,也让公司业务实现两条腿走路。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差强人意。目前,和顺石油有6座超快充站投入运营,充电量、订单数和充值会员规模等方面都实现了增长,但由于新能源充电站布局尚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难以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贡献。传统能源业务的下滑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公司的整体业绩仍然承压。

财务数据表现得更为直观。2020年上市之前和顺石油的净利润都在1个多亿,但涉足超充之后,其净利润断崖式下跌。2023年和2024年,和顺石油分别实现营收32.73亿元和28.12亿元,同比下降18.04%和14.11%。净利润分别为5223.28万元和2926.58万元,同比大跌49.66%和43.97%

进入2025年,和顺石油的业绩仍未出现好转迹象。截至三季度,其营收为21.26亿元,同比下降0.13%;但净利润只有2180.62万元,同比又接近腰斩为49.44%。净利润的同比负增长,反映出公司传统能源业务的困境和转型的艰难。

这就可以理解,和顺石油急需找到一条热门赛道以达到提振业绩的目的。奎芯科技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打造高速接口IP和Chiplet解决方案,是国内少数具备完整的高速接口IP产品矩阵的企业,填补国内空白,逐步打破外商垄断。协议迭代及工艺制程比部分同行有一代的领先优势。目前已覆盖UCIe、HBM、ONFI、LPDDR、PCIe、eDP、USB等协议,PPA指标比肩海外龙头;最新产品UCIeChiplet互联IP已用于国产大算力芯片中,支持万卡级算力集群扩展。

不过,奎芯科技的业绩确实比较糟糕。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上半年,标的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621.88万元、19,276.06万元、10,996.5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7,486.68万元、53.05万元、-975.21万元。

从交易设计来看,和顺石油也试图通过多重机制降低风险。业绩承诺方面,奎芯科技承诺 2025 年至 2028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3亿元、4.5亿元、6亿元、7.5亿元,其中IP和高速互联产品收入占比不低于35%,且各年度归母净利润均为正。

这意味着奎芯科技需要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约1.9亿元营收,几乎是上半年1.1亿元的两倍。虽然,和顺石油与交易相关方就业绩承诺约定了业绩补偿条款,但如此激进的业绩承诺,挑战不言而喻

对于和顺石油来讲,跨界整合是巨大挑战。传统石油零售行业与半导体行业在技术属性、运营逻辑、人才结构等方面存在天壤之别。半导体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大、迭代速度快、对核心人才依赖度高,而和顺石油的核心管理团队均来自石油行业,缺乏半导体行业的运营管理经验。

从全球企业并购案例来看,通常传统企业跨界高科技行业的成功率都较低,远低于同行业并购成功率。而芯片企业这几年倒闭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清科半导体、苏州湃芯、南京睿兆丰、时代芯存、见闻录、四川上达等企业的芯片项目也先后折戟。这些案例折射出半导体创业企业的共性难题:技术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市场竞争与经营管理稍不留意,便可能让项目功亏一篑。

对于和顺石油而言,收购完成后不仅需要支付5.4亿元的交易对价,还需持续投入资金支持奎芯科技的研发与市场拓展,这将进一步加剧公司的资金压力。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和顺石油的货币资金仅为 3.12 亿元,不足以覆盖交易对价,后续可能面临融资压力或流动性风险

某种程度上来说,和顺石油跨界芯片赛道是背水一战。传统成品油业务的下滑趋势已难以逆转,新能源充电业务未能破局,若此次收购整合失败,公司可能面临业绩持续恶化、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的风险。但如果能够成功整合奎芯科技的技术与资源,借助半导体行业的高增长红利,公司有望实现从传统能源企业向“能源 + 算力”双轮驱动的产业平台转型,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但这场“改芯换运”的尝试,究竟是没落贵族的逆袭之战,还是又一次徒劳的冒险?答案可能需要时间来验证。可以肯定的是,在技术迭代加速、行业变革加剧的当下,传统企业的转型之路从来都不会平坦,唯有脚踏实地的技术积累、科学的战略规划与有效的整合执行,才能真正实现破局重生。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码字不易,若您手机还有电,请帮忙点赞、转发。非常感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