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比特币短线跳水,一度跌破82000美元关口,最低触及81330美元,创4月7日以来新低,日内跌超9%,截至发稿,比特币报83973美元。
截至发稿,全球最大比特币企业持有者Strategy公司(原为MicroStrategy,于今年2月更名)股价盘前跌近5%。自2024年11月创下历史高点以来,该股股价已大跌67%,过去六个月累计下跌逾56%。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注意到,摩根大通在本周发出警告,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旗下Strategy可能被移出MSCI(明晟)股票指数,此举或引发数十亿美元资金流出。
Strategy现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企业持有者,持有约649870个比特币,平均购买价格为74433美元/枚,公司市值为24.03亿美元。Strategy还是纳斯达克100指数、MSCI美国指数及MSCI全球指数的成分股。
MSCI或剔除Strategy,恐致28亿美元资金外流
本周,摩根大通的分析师在一份最新报告中警告称,Strategy公司可能会失去其在MSCI美国和纳斯达克100等基准指数中的位置。如果MSCI决定将其剔除,则可能导致高达28亿美元的资金流出,若其他指数提供商跟进,资金外流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目前与该公司相关的被动基金敞口已接近90亿美元。
事实上,关于Strategy可能被剔除出MSCI指数的讨论并非空穴来风。每经记者注意到,其源头来自今年10月MSCI向市场发布的一份关于指数编制方法更新的咨询文件。文件中提出,将评估那些“主营业务并非经营性活动,而是主要持有单一高波动资产”的公司是否仍适合纳入可投资指数体系。
摩根大通分析师表示,与传统成分股不同,Strategy在MSCI的权重上升并不依赖基本面增长,而是随着比特币价格上涨被动抬升市值,因此“若监管方认为其风险属性不再适合纳入广泛指数,剔除动作只是时间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MSCI决定在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GIMI)年度规则审查中,对Strategy的属性进行专项评估。按照流程,MSCI的咨询期将持续至今年12月31日,并在2026年1月15日公布最终决定。摩根大通还指出,如果Strategy最终被移出MSCI美国指数与MSCI全球指数,那么挂钩这些基准的被动资金将被迫同步调整仓位。
据媒体报道,如果指数提供商在接下来的60天后实施排除条款,Strategy可能会面临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结构性外流。如果不是,该公司可能继续作为华尔街“最强比特币工具”存在。
此外,业内人士担忧,一旦MSCI的决定被其他指数提供商(如FTSE Russell、标普道琼斯)跟进,Strategy将面对更大规模的结构性抛压,引发“连锁式调整”。
比特币一个半月跌逾40000美元,Strategy“增长飞轮”减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Strategy的企业转型始于2020年,当时其创始人塞勒开始将现金储备转换为比特币,并发行债务以积累更多资金。该模型创建了一个独特的“比特币代理模式”,也就是策略性借股或发行股票,买入更多BTC,等待比特币升值以提升市值,然后允许以更高估值发行新股,以此重复。
多年来,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不断攀升,这一策略一直奏效。但随着近期比特币市场承压,短短一个半月里,比特币价格从12.5万美元上方一路跌到8.1万美元左右,跌幅达35%,创2025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Strategy公司的这一“增长飞轮”已明显减弱。
彭博社分析师Mike McGlone指出,比特币目前走势与2018年的大幅下跌类似,若延续此模式,价格可能下探至10000美元,其图表结构与上一次主要下行的过程“惊人相似”。“比特币已在数周内从峰值下跌超过40000美元。”
加密金融服务公司Matrixport也发表了类似的市场分析观点,比特币目前进入极度恐慌区间,市场悲观情绪回到近十年少见的低位。仅从情绪来看,当前事态容易产生“恐慌见底、风险出清”的错觉。也就是说,Strategy的增长前景,依然不明。
除此之外,Strategy公司的隐含净资产价值(mNAV,即企业市值与持有比特币价值的比率)已跌至接近1倍,意味着Strategy的股价几乎完全等同于其持有的比特币价值,几乎没有溢价可言。摩根大通指出,这种溢价压缩削弱了公司通过发行高价股来购买更多比特币而不稀释股权。
尽管比特币和Strategy的前景动荡,但也并非所有分析师都持悲观态度。
伯恩斯坦的首席分析师Gautam Chhugani在近期重申对Strategy的“买入”评级,目标价600美元,较当前价格仍有238%上涨空间。
Chhugani认为,市场对强制抛售比特币的担忧被夸大,Strategy仍拥有充足流动性和长期债务灵活性。该公司近期进行四个月来的最大规模比特币购买,金额达8.356亿美元。他还指出,长期机构对比特币的需求依然强劲,若比特币价格企稳,Strategy股票仍是有吸引力的入场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